我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顺义区的基本情况。顺义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紧邻城市副中心,连通京津冀,是首都国际机场的所在地,也是首都重点平原新城。全区总面积是1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6万人。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2023年顺义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是2203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2%,稳居全市前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0%,增速指标持续保持全市的前列。我区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3+3”总体布局,即“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和“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打造了首都等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此外,我区还积极培育打造“顺义会展”品牌,高质量做好新国展二三期的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专业展、品牌展和国际展,加快构建“会展+产业”的生态体系。
“两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顺义区也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我区成功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并成功纳入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位居全市各组团之首。在近三年全市两区建设成效的评估中,我区持续保持最佳的A类,2024年以来,全区新增“两区”入库项目1014个,落地项目781个,均排名全市第一。顺义区坚持高标准探索,多领域发力,“两区”建设以来,先后形成跨境电商、进口医药试点等12项“两区”的突破性政策,其中7项是全国首创,形成航材服务、文化贸易领域4个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医药贸易、特色监管等领域6个案例向全市复制推广。今年,全区围绕航空服务、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及京津冀协同、口岸便利化等方面,形成6项新一批制度创新的成果案例。今年一批“两区”优质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北京顺鑫福通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获“特别”的资产认证,成为全国首例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资产登记案例;全市首家服务“两区”建设创新发展的标准化精准服务站,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也揭牌成立;首都机场国内货运、航运的物流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加速高端物流要素的集中和集聚,年货物处理能力将达到50万吨;京东智能产业园顺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打造新一代供应链导向型电商及智慧物流产业示范区;新国展二期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竣工,投产投用,而且到时候也欢迎主持人和各位朋友到国展二期去体验,建成之后将成为北京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型会展场馆;帕德博恩大学国际预科学院北京校区的项目已经启动,为顺义区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也将赋予新的动能。三大园区高水平开放也释放了新的活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依托两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累计了实现了41项的政策突破,形成4个国家级的复制推广案例。今年以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加快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服务业扩大开放2.0方案,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全力实现罕见病药品“通关快、品类多、价格低”的目标,服务健康中国的战略。“保税+消费升级”服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一般贸易监管方式,向境内销售了69万件商品,实现销售额3亿元,有效丰富了跨境电商消费的供给。全国首例京津冀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已经落地,辐射带动京津冀的消费市场。天竺综保区作为国内首个空港型综保区是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23年,国务院批复在北京天竺综保区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天竺海关实现分钟通关,这应该是创造了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这个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将企业药品的洽谈和采购进口时间节省了60余天,推动由“人等药”向“药等人”的转变。两种罕见药品经咱们天竺综保区出区,配送至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顺利交付了我们的患者使用,提升了药品的可及性,破解了罕见病患者诊疗及用药的难题。上半年天竺综保区进口罕见病药品是12.9亿元,同比增长了15.5%,占同期北京地区罕见病药品进口的89.8%。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就是中德产业园,是全市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和全市首批市级两业融合的示范区成功召开了,就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成功召开了2024年中德(欧)隐形冠军的论坛。中德汽车产业数据可信流通服务平台等10余个项目完成了合作签约;落地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德国博世公司、智能诊断服务板块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北京市首家智能制造领域外商投资的中德莱茵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这都是我们今年新落的,而且创造很多首家,可以说初步形成了德企集聚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