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投资北京会客厅》昌平区专访完整版

受访人: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 柳强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投资北京会客厅,我是主持人馨桓。投资北京会客厅是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打造的,旨在为北京市投资促进部门与产业主管部门、各区分管产业发展部门、各区招商引资机构、知名企业等机构组织之间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也是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柳强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一起来聊聊昌平的建设和产业发展。首先的话呢,我们先欢迎一下柳区长,柳区跟我们直播间的朋友们来打个招呼。

  柳强:大家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柳区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我们都知道昌平的话呢,是位于北京的西部,那其实昌平的地理位置包括环境也都是非常独特的,人文优势非常大,有很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当然它其中的有很大一部分的山地,也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和谐宜居。那您能否从这个角度给我们整体介绍一下昌平的总体情况呢。

  柳强:好,昌平位于北京的西北部,区域面积1343.5平方公里,素有“京师之枕”的美誉。昌平有6000多年的文化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可以说昌平既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洋溢着时尚开放的现代气息,在昌平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我将通过三个关键词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引领,截至目前,昌平已聚集了69个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210家工程技术中心,辖区内有未来科学城、中关村昌平园、昌平新城东区等高质量的创新空间。其中未来科学城形成了生命谷、能源谷、沙河高教园“两谷一园”的创新格局,聚集了10余家顶尖的研发机构,拥有600多家创新企业,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之一,首都创新链条的重要一环。第二个关键词活力无限,昌平区内入驻了41所全国重点高校的本部和分校区,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的一流院校,汇集了以“两院”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4.8万余名的科研人员。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校城融合行动计划,已经与12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第三个关键词美丽宜居。全区的林木覆盖率高达67%,燕山、太行山余脉在昌平交汇,有大杨山、蟒山两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长达百里的山前暖带和42公里连贯的生态休闲绿道,人均的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2平方米,空气质量长期保持优良,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全域旅游城市。此外,昌平还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交汇之区,拥有38处国家和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华文脉的“基因库”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就坐落在我们昌平的燕山脚下。

  主持人:确实,您刚刚是给我们介绍了昌平总体的这样的一个环境,那目前我们也是通过一些消息了解到昌平区正在构建“3+2+1”这样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一个产业结构的话,确实是适应我们的这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的。您能从这个角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柳强:好。昌平地处首都北部创新产业带是首都先进制造产业的聚集区。近年来,我们紧扣“五子”联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园区组团式建设、产业集群化发展,平台多层次布局、要素全方位保障,系统构建了“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的“3”是做大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2”是培育科创金融、科技服务两个现代服务业,“1”是推进文旅农,融合产业发展。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昌平的“三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是昌平成长性最好的产业。我们瞄准突破千亿目标,聚焦CGT AI+研发等前沿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美丽健康等赛道,于2022年制定了倍增行动计划,三年来新增优质企业498家,新获批上市一类新药6个、医疗器械注册证140个,收入、产值年均分别增长9.7%和15.9%。去年以来,我们重点发力合成生物制造新赛道,挂牌设立了合成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区,成功引入丹纳赫,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技术平台。发展的态势迅猛,先进能源产业是我区第一产业,围绕能源互联网,氢能等七个具体的产业优势细分领域,我们发布了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目前中国的“五大电力集团”,三桶油”在昌平都布局了核心研究院,已经聚集先进能源相关的企业近900家,三年来落地企业项目521个,产值年均增长15%,先进制造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我们实施了跃升行动计划。近年来,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70家,小巨人企业49家,今年上半年产值增长8.5%,同时我们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的发展,开工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和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推动中软旗下11个主体迁入昌平,将朱辛庄片区打造成数字经济千亿级的产业核心区,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三年年均增长21.2%,2023年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全市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资金支持一亿元。

  主持人:确实,刚刚您是给我们介绍了像这个生物健康等等这个“3”,那其实我们也想向您了解一下“2”,因为您刚刚也是跟我们提到,像我们的这个科创金融、科技服务两个现代服务产业的话,其实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的话,也是我们昌平区着力未来的这样的一个工作,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过去取得了哪些成效,然后未来我们的一些计划。

  柳强:好,科创金融方面自2016年起,我们就通过市场化的母基金,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知名投资机构、龙头企业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广泛合作,共同构建了包括早期母基金、中后期母基金、产业引导母基金和自主管理子基金的产品矩阵,北京市医药健康200亿的大基金就落地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的总体规模超过370亿元。此外,我们还出台了科创金融政策,推出了专精特新企业专属的信贷产品,鼓励政府融资担保公司向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企业提供融资,融资担保支持创新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多种创新型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地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企业上市发展方面,我们完善了支持上市的政策,推动了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在昌平成功落地。截至目前,上市企业的数量已达到38家,在北京平原新城居首位。科技服务业方面,我们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办法,上线昌平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推动飞镖国际二期投入运营,累计入库的成果转化项目600多项科技服务业的收入三年年均增长,平均增长12.2%,占GDP的比重达到10.3%,已经成为了昌平区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主持人:嗯,确实您刚刚介绍这两点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它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那如果企业想要落户昌平的话呢,其实还有一个考虑要素,就是咱们的土地承载空间,那如果说我们这个企业想要来到昌平,有没有合适的这个产业园区,我们能否从这个区级的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我们大家去介绍一下咱们的产业承载空间呢。

  柳强:好,昌平可以说是土地资源丰富,产业的空间非常充裕,我们制定了产业供地的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考虑项目开发程度配套的完备程度以及发展要素等因素,深化分析昌平产业用地资源,梯次打造“双创”空间、中试基地、标准厂房等载体,三年来供应产业用地超过200公顷,产业用地供地的面积保持了全市领先。其中我重点介绍了以下几个区域,第一个是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从北京城区出发沿着京承高速一路向北,进入昌平之后,在六环以南就是未来科学城能源谷。这里是北京市央企的集聚区,也是先进能源技术创新的主体承载区,已经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格局,为承接先进能源产业的研发、小试中试、商务办公等产业需求。我们在能源谷西部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125.5公顷的北七家成果转化基地,可提供产业规模97.7万平方米,主要发展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先进能源产业。第二个是未来科学城生命谷,未来科学城生命谷位于昌平的西南部,将集中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核爆点”。当前,我们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沿G6、G7的高速沿线的空间资源,重点打造中关村昌平科技园、科技园西翼扩展区,沙河、马池口、邓庄五个产业园区组团梯次,布局一批产业示范、加速和转化基地,重点引入医药健康领域的高精尖企业。第三个是沙河高教园,沙河高教园是北京市确定的两个大学园区之一,以“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教园区”为目标,搭建以高校为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当前我们正会同园区的8所重点高校,规划建设北京未来大学科技园,利用高教园四期4.61公顷的商办用地,和4公顷的工业研发用地,集中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区,同时联动百善镇通用航空产业园23.74公顷一类工业用地,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成果转化区,您刚才提到的这三个产业园区,代表的这个特色都非常非常的鲜明,有我们这个高校、有科研。

  主持人:其实就像您刚才说到的产学研用,我们在昌平都可以找到,所以说利用好了我们的土地空间,企业落地昌平的时候,可以说有丰富的资源支持。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都知道产业生态也是关乎企业的一个发展的,那能否给我们去介绍一下,我们昌平在打造产业生态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吗?

  柳强:在这个构建产业生态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为我们提供最优惠的政策,通过搭建“1+1+N”的政策体系,出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双十六条”,以及氢能能源互联网、美丽健康等专项的政策,不断地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适配度,让这个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另外,我们提供最开放的环境,我们坚持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医药健康、知识产权等一批突破性的政策在两区范围内适用。同时我们积极护航企业出海,鼓励在昌的企业参与RCEP、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不断地链接全球商机。同时,我们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积极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我们全力提升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了政务事项的“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服务包”的机制,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一站式的服务,着力构建这种“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良好的营商环境。

  主持人:确实,因为刚刚通过您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昌平是太多的这个优势和优点了。刚刚您也说到了一些重点发展的产业,那很多企业可能还不太了解,您能否再给我们补充说明一下。

  柳强:各位朋友,感受比聆听更真实,现实比推介更精彩,昌平蕴藏着无限商机,集聚着发展的势能,希望大家关注昌平,选择昌平,把昌平作为抢滩市场的前沿阵地,融入昌平产业发展的进程。我们也将会用心为企业落地提供全流程的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的手续办理、项目建设。我们与大家一道,将昌平建设成为投资首选之地,兴业创富之地,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再次感谢柳区长,刚刚跟我们在节目当中分享了非常非常多的,这个昌平在产业方面的一些发展优势、特色和政策支持。其实我相信大家对于政策支持是非常非常关心的,刚刚柳区也跟我们说了昌平的一些重点的,这个支持的政策和政府的一些服务,我相信企业落地昌平一定会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平安、昌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全面系统了解投资北京的机遇与优势,更好地制定在京投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