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下周二晚高峰预计提前至15时 国庆假期高峰日客流有望刷新纪录
9月26日,市交通委召开“中秋国庆假期交通保障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假期期间,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免费通行节点以车辆驶离高速时间为准。根据预测,节日期间高峰日客流有望刷新纪录。
10月1日客流或创单日新高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共8天,超长假期或创客流新高。铁路、民航、省际客运、公路自驾等城际交通客运量逐年上升,预计2025年日均进出京客流约429万人次,同比上升4.5%。客流高峰日为10月1日,达479万人次,有望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客流新高。
节日期间,跨省中长线出行占比大幅提升。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日均交通量预计279万辆次。公路自驾仍是进出京客流主力,占比预计接近60%,天津、河北仍是主要出行目的地,山西、山东、辽宁、河南等跨省自驾出行也将显著增多。
高速公路在假期首尾呈现“前出后进”潮汐流,出京高峰为9月30日下午至10月1日上午,返京高峰为10月7日至8日。其中,10月1日出京方向交通压力大,预计全日交通量达假期峰值,上午8时-12时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9时-11时最为突出。京藏、京承、京礼、京平、京港澳、京开等放射线高速为主力,西六环、北六环外环路段承压明显。10月7日、8日为返程高峰,16时-20时高速公路进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9月30日(周二)是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假期出游与通勤、通学交通交织叠加,预计晚高峰提前至15时,17时至19时交通压力突出,20时后交通压力逐步缓解。
8条地铁成环组网延时运营
假期期间,王府井、什刹海、金鱼胡同、珠市口、南锣鼓巷、奥林匹克公园、北海北、天坛东门等8个商圈景区地铁站客流集中,预计较近期周末客流增长超过50%。
特别提醒的是,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2号线、8号线前门站,在9月30日至10月6日实施“分时段”运营措施,10月7日、8日正常运营。
公交方面,本市开行至八达岭和慕田峪的旅游直通车,高峰日配车150部,细化市区至八达岭景区公交线路的运营组织;途经香山、国家植物园的8条公交线路增加运力投放;加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和绿心公园运输保障,方便游客乘公交旅游观光。
节日期间七大火车站、两大机场夜间疏散压力大。铁路客流近六成集中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夜间接驳压力突出。针对七大火车站、两座机场,客流高峰日,地铁2、3、4、7、10、14、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等8条线路成环组网延时运营,最晚延至凌晨2时,延时期间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换乘,方便远距离疏运,同时10、16号线丰台站提前开门运营。
此外,加强途经七大火车站的95条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出租车、网约车加强夜间“保点”和调度,组织超3000辆保障车循环运营。
七大火车站预计到发千万人次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相连,铁路、民航进出京总人次预计将达1381.12万,日均172.64万,较2024年上升6.79%。北京地区七大火车站预计到发旅客1083.29万人次,日均135.41万人次,同比2024年上升7.07%。出行高峰日为10月1日,预计当日发送旅客87.91万人次;返程高峰日为10月8日,预计当日到达旅客86.91万人次。
为保障大客流期间旅客出行顺畅,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上线了全新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城管执法部门运用技术手段,快速识别出租车拒载、违规揽客、长时间违停等行为,交通运营类投诉环比下降12.8%。
2025年“十一”假期叠加中秋,北京两机场预计客流量将突破近年来同期峰值。10月1日至8日,两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2229架次,运送旅客36.8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82%和4.63%。(孙宏阳)
相关新闻
23处公园景区游客扎堆
9月26日,市公安交管局提前研判发布出行提醒:据交管部门预测,假期期间,故宫、八达岭长城、恭王府等23处公园景区将成为市民和来京游客假期出游的首选目的地,邻水景区、新兴网红打卡地、中秋节赏月等也将成为假期期间的交通引流因素。
交管部门将按照“一地一策”针对性优化景区景点周边交通流线,加强周边警力部署和区域交通维护疏导,适时对车流集中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交通正常运行。
从大型活动情况看,中国网球公开赛(国家网球中心)、WTT中国大满贯赛事(首钢园)将在假期迎来决赛;工人体育场、世园公园、展览馆剧场等场馆和公园也将举办大型活动,将成为十一假期出行的热门目的地。(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