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温榆河公园二期建成 本市最大公园下周起全面免费开放
温榆河公园朝阳段露天网球馆与人工湖景相得益彰。(胡子傲 摄)
造湖堆山,连通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完美地融为一体……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北京“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已全面建成,公园二期将于9月29日对外开放,这也意味着这处北京最大公园全面免费开放,市民无需预约即可前往游园。
到温榆河公园探访发现,公园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开园前最后的布置和准备,公园将在生态涵养、防洪安全、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低碳智慧、国际交流等多领域发挥综合效益。
打造“千万市民后花园”
目前,温榆河公园二期的月季园12个圆形空间里,依然有不少月季花正在盛放,每个空间均有独特的主题。“到了月季花盛放期,粉扇、和平、红色绝代佳人、红色达芬奇、秀美英淑……百余品种争奇斗艳,形成月季花海,将成为一处热门打卡地。”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王贤介绍。
公园的美丽景致随处可见。从41号门进入,可以见到温榆河公园的林溪花影区。林溪蝶舞是区域最大的滨水景点,溪流在此汇集形成开阔水面,四周被密林环绕,花草点缀其间。水面南侧的林溪课堂将打造室内外教育的无界联动中心,建筑三面环水。日后,游客可在此参与室内手工、课程学习,也可在户外追蝶观鱼、乘坐蝴蝶秋千。
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文宇介绍,温榆河公园是北京跨行政区域最多的大尺度生态空间,形成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格局:朝阳段注重与周边城市功能无缝衔接,引入创新业态,创造就业机会,营造学习交流氛围;昌平段突出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广泛运用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展示智慧园林、新能源利用等前沿理念,设置互动体验设施,传播绿色发展知识;顺义段承载文化传承与乡愁记忆,通过景观节点、文化小品、特色非遗剪纸活动等方式,成为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空间。
“温榆河公园二期致力于打造‘北京城区最大的百万市民乐园’和‘千万市民的后花园’。”李文宇介绍,从静谧的森林步道、观鸟湿地、露营地,到充满活力的草坪音乐节、创意市集,以及马拉松、自行车等体育赛事,再到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文化展览,温榆河公园将成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活力舞台。
蓄滞洪量达1200万立方米
温榆河公园同时也是城区规模最大和类型最丰富的自然带、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温榆河公园二期建成后,其战略意义远超休闲游憩范畴,被赋予了关键的城市安全职能,其蓄滞洪量高达1200万立方米,是完善中心城区防洪体系和城市副中心防洪系统工程的重要节点。
通过科学的流域规划和先进的水利设施建设,公园巧妙实现了“平急两用”:遇到常规降雨时,公园变身为城区东北部的“大海绵”,积蓄雨水,并有效补充绿化和市政用水,每年可节约用水400万方,显著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综合韧性。
温榆河公园共建成5条生态水系廊道,10片湿地,共计350公顷常水面,全部使用再生水,日常水系廊道缓缓流动,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为下游城市副中心提供不少于35万方/日的清洁生态水源。通过恢复自然岸线、构建多层次湿地系统、培育水生植物群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生物多样的治理目标。(胡子傲 王一涵)
数说温榆河公园
面积近3个奥森公园
有100多个门
温榆河公园到底有多大?李文宇回答:“温榆河公园面积相当于近3个奥森公园,共设计了100多个门。”
温榆河公园二期新建面积约18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这座超大型城市绿色空间,地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已成为北京面积最大的公园。
一个露天网球馆
30余个网球场地
从40号门走进温榆河公园,便可到达公园朝阳段运动中心“台地悦动”区。抬头遥望,一片形似“鸟巢”的建筑巍然矗立。“这里是一个能容纳730人的露天网球馆,中秋国庆期间将举办网球团体赛。”北京温榆河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栾鸣介绍,“目前,网球馆正在引入运营商,不久将正式向市民开放。”
大型网球馆周边,还散落着30余个室外网球场地,搭配着足球、壁球、跑步等多种场地以及服务设施。西侧,4万平方米的自然草地也将成为多功能的户外运动空间,可供市民露营,还能举办市集、音乐节等大型活动。
温榆河公园二期H区,规划建设了一处马术赛事中心,未来,市民可以在此获得沉浸式的马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