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七分在种、三分在管”。秋播在即,农户要安排好农时、农事,准备好农机具,抓好小麦整地和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良好苗情基础,2025年全市小麦秋播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精细整地
1.因地选择整地方式。前茬收获籽粒玉米的地块建议采用秸秆粉碎+重耙灭茬+施底肥+翻耕+轻耙(或旋耕),收获青贮玉米的地块建议采用重耙灭茬+施底肥+轻耙(或旋耕)方式整地,最后环节是旋耕的要镇压,否则地太塇播种深度不好控制影响播种质量。
2.抓好农机作业质量。一是注重农机作业条件,抓紧农时抢在最佳时间作业,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每种农机都有适宜的作业条件,比如秸秆粉碎应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易粉碎,铺撒均匀,也可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增加土壤有机质;翻耕时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0%~25%时碎土率高、土壤通透性好。二是注重作业过程质量把控。农户要及时查看作业质量,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前茬作物秸秆粉碎长度≤8厘米、重耙耙深≥15厘米、翻耕深度≥25厘米、轻耙耙深≥10厘米、旋耕深度≥12厘米,旋耕时带镇压,镇压后达到上虚下实,成年人脚踩地面下陷深度小于2~3厘米(如果地湿,则不宜镇压)。
二、施足底肥
树立“以产定肥、平衡施肥”的原则,全生育期氮、磷、钾肥投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而定。目标产量500公斤及以上的地块,建议亩施纯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氧化钾5~8公斤;目标产量在400~500公斤的地块,建议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4~5公斤。全生育期一半的氮肥、全部的磷肥和钾肥在整地时底施。一般情况下,建议结合整地亩底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
三、选用良种
1.精选品种。一是选用北京市审定、引种备案或国家审定适宜区域涵盖北京的品种,优先选用2025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10个主推品种,以免冬季遇到极寒天气造成死苗死茎影响穗数。二是根据地力水平、灌溉条件、面积大小等按需选择品种。土壤偏沙、地力较差的地块,推荐选择生长茂盛、抗旱性好的品种,如农大3486和京麦18、京麦19、京麦189等;土壤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地块可选择高产稳产品种轮选266、中麦623、京冬26和优质品种中麦886、中麦Z21、农大918等。面积大、收获期长的农户,可以搭配种植红粒和白粒的品种,避免穗发芽和烂场雨。
2.精选种子。从正规种子企业购买符合国家良种要求的种子(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不建议没有繁种经验的农户连续多年留种自用,易造成品种退化影响产量,或品种混杂田间出现“三层楼”现象。播种前精选种子,筛除瘪粒、碎粒和杂质,晒种1~2天,提高出苗质量。
四、拌种综防
为预防土传和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苗期蚜虫等病虫危害,应全面落实拌种综防技术,提高小麦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培育壮苗,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1.技术要点。根据不同发病区域大力推行种子药剂处理,通过拌种或种子包衣,控制苗期茎基腐病、白粉病、麦蚜和地下害虫等病虫。种子处理药剂可选用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戊唑醇、三唑酮,茎基腐病严重地块可复配三氟吡啶胺。拌种后堆闷4~6小时晾干后即可播种,堆放时间过长会影响发芽率。
2.注意事项。目前我市小麦拌种综防技术应用率高达96%,但生产中仍有地块发生地下害虫危害麦苗,茎基腐、纹枯及根腐病等病害发生的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拌种不匀、单一用药、药量使用不够标准、药剂选择不当有关,农户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本地病虫发生情况,科学调整包衣或拌种药剂种类,因地、因虫、因病针对性用药,并进行药剂轮换,确保冬小麦不“白籽”下地,真正发挥拌种综防作用,尽可能消灭地下害虫,预防病害和苗期蚜虫危害。
五、规范播种
建议采用动力驱动耙复式精量播种机播种,做到“四适一匀”,提高播种质量,技术要点如下。
1.适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今年夏秋以来降雨多,土壤墒情充足,适期播种可以不浇底墒水,但在整地播种阶段要环环相扣,避免晾墒时间过长造成墒情不足影响出苗。晚播地块墒情不足时尽量先造墒再播种,保证一播全苗。
2.适期播种。北京地区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8日,最佳播期为9月28日-10月5日,尽量在10月10日前完成播种,争取冬前足够的积温,多长分蘖培育壮苗。10月11-15日播种的晚播麦,冬前一般长3~4片叶,无分蘖或长一个小分蘖;10月15日以后播种的过晚播麦,一般不会长分蘖,基本都是主茎成穗,很难获得高产。
3.适量播种。播期播量要配套,近几年冬前气温高、积温多,农户要根据整地好坏和播期早晚适当减少下种量,建议9月25日播种亩基本苗20万~25万,10月1日前每晚播1天亩基本苗增加1万,10月1日开始每晚播1天亩基本苗增加1.5万。播前将目标基本苗、千粒重和发芽率代入播量公式,计算出适宜的亩播种量,做到适量下种。
4.适深播种。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过深出苗过程种子营养消耗大易造成一蘖缺位、弱苗或窝苗死苗,播种过浅冬季分蘖节受干旱和寒冷影响会发生死苗死茎,播种过深过浅都不利于构建合理的亩穗数。
5.均匀播种。播种前要对播种机进行调试、检修,培训农机手,提高作业质量。播种机同一播幅行距、播深和下种量要均匀一致。播种过程中,农机行走速度要尽量匀速,中途不随便停车,避免造成整幅疙瘩苗或断垄。播种机掉头并垄距离与行距尽量一致,播种过程中监控好下种管,保证下种通畅,做到不重播、不漏播。地头进行“四单”作业,即单独耙地或耕翻、轻耙(或旋耕镇压)、播种,种满种严。
6.增施种肥。今年夏秋雨水多,土壤养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淋溶下渗,建议农户在播种时增施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5.0~7.5公斤,连年收获青贮的地块每亩可增补氯化钾或硫酸钾1.5~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