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河末端岸边将新添一处近248公顷的生态空间。朝阳区东郊边界金盏乡附近,从东北护城河起源的坝河汩汩而来,流经沙窝闸汇入温榆河。就在坝河最后6.7公里,沿线自然生态水岸已现“雏形”,末端坝河口蓄滞洪区正紧锣密鼓施工,2025年年底将向市民开放。
汛期存蓄洪水 保障下游安全
坝河是温榆河支流,承担着北京中心城区主要防洪排涝任务,也是北京市“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排水体系中“东排和北分洪”的主要通道。新建坝河口蓄滞洪区可实现“平急两用”。平时,它是向市民敞开的“城市绿肺公园”,是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急时如汛期,它将如同“大水壶”存蓄坝河流域的洪水,拦洪削峰。
8月19日下午,记者从沙窝村登上坝河口蓄滞洪区一处休闲亲水平台。向水域和对岸遥望,蓄滞洪区整体已初具规模,一座31米高的建筑物蒙着安全网,加紧施工中。“那是蓄滞洪区新建的水情观测塔。”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设计所副所长舒斌龙介绍,汛期,水务工作人员可以登高,更好地观测汛情,平时市民游客则可以登高远眺观景。
在6.7公里河道老堤的外侧,1条新堤正在构筑,共将形成13.4公里的连续堤防,并在末端与温榆河堤防衔接,用于保障防洪安全。
除坝河口蓄滞洪区,项目还建设了老河湾蓄滞洪区,并建筑4座分退洪闸,总共能实现338万立方米的雨洪调蓄。
野趣生态空间 伴着河流骑回家
虽然还未完全落成,但坝河口蓄滞洪区宜人景色已“初见端倪”。向坝河口蓄滞洪区水岸望去,两岸绿意葱茏,水域中心还保留了不少高大的古树。“这里原是一片村庄拆迁地,环境较为杂乱,规划蓄滞洪区后,我们留下了这片区域的原生树种,留住了乡情韵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设计所副所长刘华解释,这些“水岛”也给鸟类保留了栖息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岸边一块宣传板上的效果图里,五裂荇菜花瓣形状的绿地加上一块浮岛,共同构成一座“金盏花岛”,让人十分期待一睹真容。蓄滞洪区里的金盏花岛不仅“颜值高”,更将发挥大作用。舒斌龙介绍,金盏花岛规划设置了剧场,可以举办表演等活动,同时,金盏花岛也是一处码头,从颐堤港码头到城市副中心的坝河游船航线年底开通后,这里可以设置站点。据了解,在坝河口蓄滞洪区内,开行游船可以畅行其中。届时,市民坐船观景将收获更美好的体验。
成片的林带与周边农田形成了完整食物链的大美野趣生态空间,乡土树种和生态岸线还营造了多类型生境系统。4.4公里的环湖路,多类型的亲水栈道、滨水码头、休闲场地及观鸟设施让游人流连,市民可以湖边漫步、湖岸观鸟、湖上泛舟,更好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
“未来,市民可以骑行在水边,骑行在林荫中,骑行在风景里!”坝河边,刘华想着项目开通后的场景。(胡子傲 牛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