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参观高峰,观众踊跃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安旭东 摄)
7月22日上午9时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内摩肩接踵,观众踊跃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一本本留言簿上,密密麻麻地留下情真意切的感言。一字字、一句句发自肺腑,洋溢着满满的爱国情、报国志。
观众张先生带着女儿跟着讲解员参观展览。走到展示孩子剧团的部分,讲解员说:“1937年9月3日,在上海难民收容所内避难的部分少年儿童在党组织领导下,正式组建孩子剧团。在成立的5年时间里,孩子剧团辗转近2万里。孩子们一路上冒着被日军敌机轰炸的危险,坚持写标语、绘壁画、唱歌曲、演话剧,被誉为‘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张先生小声和女儿交流:“家国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分年龄,小朋友也能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厅里,观众走走停停,与历史对望。讲解员说,1942年,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适逢大旱,青黄不接,树叶成了老百姓最主要的“口粮”。部队的粮食也不够,战士们出去采树叶,但一棵大树上的树叶仅够一个排吃上一天。“群众和部队都面临粮荒。晋察冀军区发布了一道独特的命令,规定部队所有伙食单位必须到15里以外采摘树叶,村庄附近的树叶要留给群众吃。八路军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与民争食。”听完讲解员的讲述,一位观众用手机拍摄展品,打算回家后将这段故事讲给孩子听。
在展厅里,4本留言簿铺在台面上,写满了观众的心声。
“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观众查先生参观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郑重写下:“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和辉煌!”
杨女士是一名现役军人,她在留言簿上写道:“我们这样纪念,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强大我们的国防,中华民族才能进一步挺起脊梁!”
一名8岁的小观众,沉思许久,一笔一画郑重承诺:“看完展览后,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时光,认真学习!”
小学生佳蔚立志,“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为国家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华大学学生张强为祖国今日的强大感到自豪,“我们从耻辱走向胜利,如今自信且强大!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