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春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夏玉米处于苗期,根据玉米生育期和害虫监测情况,释放赤眼蜂的适宜时间为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确保赤眼蜂释放及时有效,减少玉米钻蛀性害虫危害损失,现提出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钻蛀性害虫技术指导意见。
一、放蜂时间
春玉米区放蜂时间定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夏玉米区放蜂时间定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放蜂次数2~3次,每次释放间隔5~7天。
二、放蜂范围
放蜂范围覆盖春玉米和夏玉米,以鲜食玉米为重点。同时,各区要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源,加大赤眼蜂释放面积,降低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危害,促进农民增收。
三、放蜂方法
放蜂前,做好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钻蛀性害虫虫情监测,确保在成虫产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以玉米螟为主的玉米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2次,每亩每次释放1~2万头;以棉铃虫为主的玉米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2~3次,每亩每次释放1.5~2万头;以桃柱螟为主的玉米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2~3次,每亩每次放蜂2~3万头。
每亩放蜂点数2~3个,一般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卵袋(卡),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由于产卵不集中,产卵盛期跨度大,建议针对前期虫量较高的地块,适时多批次释放赤眼蜂,提高防治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监测,准确预报
各区植保机构要定点、定人、定时做好病虫监测点调查,根据田间害虫监测情况,推测产卵高峰期,确定本区域的具体放蜂时间,确保蜂卵相遇,提高防治效果。
(二)落实面积,确保质量
各区植保机构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落实放蜂面积,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统一释放。同时,要加强赤眼蜂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保障放蜂效果。
(三)精心组织,及时释放
雷阵雨天气对释放赤眼蜂造成不利影响,各区植保机构要与供蜂单位协调送蜂时间,抓住晴天有利时机,做好放蜂的组织工作。放蜂时遇小雨,可冒雨放蜂。如遇大雨、大风停止放蜂,可放在阴凉处平摊开,风雨停后立即放蜂。
(四)做好宣培,确保防效
各区要成立技术指导组深入农户和田间,进行放蜂技术指导。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