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入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参观高峰 志愿黄和蓝 守护宛平城
“宛然以平”志愿者向参观者介绍宛平城墙上当年日军进攻留下的弹痕。(刘平 摄)
这个7月,随着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开,宛平城迎来参观高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自丰台区的上百名“柠檬黄”公共文明引导员、“宛然以平”志愿者等,以热忱的志愿服务守护着宛平城,成为夏日里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7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宛平城东城门外,门口设置了文明丰台志愿服务驿站,“柠檬黄”和“志愿蓝”已经在这里值守,很是忙碌。
“听说城墙上有弹痕,在哪儿啊?”“去卢沟桥怎么走?”“参观抗战馆有存包的地方吗?”……络绎不绝的游客、五花八门的问题,“柠檬黄”和“志愿蓝”有条不紊地解答、指引。
据了解到,宛平城内外共设置了16个志愿服务固定点位和3个流动哨位,为游人提供秩序维护、指路引导、失散人员找寻、轮椅协助、应急救护等服务。
“我们提前组织了队员熟悉场地路线,把卫生间、急救点、无障碍通道、停车场、出入口等的位置都摸透了。”来自东铁匠营街道的“柠檬黄”程保兰表示,他们每个人都把这些关键信息背了下来,以便更好地服务游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文明丰台志愿服务驿站,靠近散客参观入口,更是忙碌。一位老人坐着电动轮椅驶来,程保兰赶紧上前拦住老人。“您往这边走,这边凉快!”只见她一边温和地引导老人靠右行驶,一边询问老人的目的地,还把老人送到了抗战馆无障碍参观的入口。
面对高温天气,引导员们还准备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以及创可贴、碘伏棉签等应急用品,随时准备帮助身体不适的游客。
“小药箱起了不少作用呢!前两天一位来参观的学生中暑,我们不仅给她提供了藿香正气水,还找来冰水给孩子降温。”志愿者贺丹丹说到,应对及时,中暑的孩子很快就好转了。
从东到西640米,从南到北320米,宛平城内外,来自东铁匠营街道、石榴庄街道的60名引导员和来自宛平地区的56名“宛然以平”志愿者,用汗水与热忱服务着往来游人:帮助走散的小女孩找寻家人,照护中暑的老人,给游人指路,在城墙下、街巷中化身“移动讲解员”为游客讲述抗战故事……
“宛平城既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地标,也是丰台区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我们以优质的志愿服务,着力打造游客到宛平的第一印象,展现‘北京范儿’!”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促进中心主任刘屹介绍,在凝聚“柠檬黄”“志愿蓝”力量的同时,丰台区将围绕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面向全市招募一批有相关学术背景的专业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专业志愿讲解,推动宛平地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让来到宛平的游客不仅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更能感受到新时代丰台的温度。(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