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白塔寺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拉开序幕。图为现场进行的沉浸式京剧表演。(方非 摄)
7月12日晚,随着“开街”号令响起,白塔寺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拉开序幕,消费季将持续至9月30日。至此,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所有关键点位已全部正式开业。活动中推出三条沉浸式游览线路,可打卡街区、近赏白塔。
在阜成门内大街与金融街的交会处,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白塔静立了七百余年。紧邻这座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宫门口东西岔胡同,经历了一场历时十年的蜕变。
2015年,西城区启动白塔寺片区保护性更新,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整体规划、整体运营”的模式,以“申请式换租”“整院申请式退租”等创新机制破解老城更新难题。1230户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3.7万平方米可利用空间得以释放。通过143处建筑风貌提升、3800米电力线入地及6552平方米道路景观改造,彻底消除“空中蜘蛛网”。2025年1月,白塔寺东西岔街区完成中心区域风貌改造,让青砖灰瓦的胡同肌理重焕光彩。
改造不只停留在物理空间。西城区以打造“北京休闲文化打卡地,金融街配套服务承载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静美街区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街区吸引了1家北京首店、10家西城首店入驻。白塔艺术中心、白塔之恋文化中心于2025年6月相继开业,不定期开展不同专题文化展览与沉浸式体验,吸引文艺爱好者深度探索。白塔亮化工程形成昼夜皆景的视觉焦点。
从腾退疏解到风貌提升,从业态升级到街区营造,白塔寺东西岔实现了街区居住环境与文化品质双提升。如今,行走在东西岔,醒目的“东岔”“西岔”两座牌匾与铜制区域导览图讲述着历史传承,城市更新展示屏滚动播放蜕变历程,多家不同风格的餐饮店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打卡点。这种“活态博物馆”式的更新理念,让项目接连斩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实践项目、“北京市级特色消费街区”等认证。
活动当天,西城区发布“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线、宫门口东西岔时尚生活美食线以及“夕照金辉东夹道”白塔摄影美食线三条不同主题的打卡线路。无论是钟爱历史文化,或是热衷寻觅特色美食,还是追求光影艺术的摄影爱好者,都可沿着主题线路在“打卡白塔,感受焕新”的旅程中,遇见历史街区的全新打开方式。
当游客在露台拍摄白塔的黄昏,或在酒吧举杯遥望塔身时,这条“东西岔里观白塔,胡同深处读古今”的静美街区和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天地,正成为古都焕新的时代注脚。(张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