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1日,除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外,“强基计划”在京试点其余6所高校均已发布2025年招生简章。与往年相比,前沿技术专业占比越来越重,部分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热门领域专业。
“强基计划”致力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8所在京高校目前参与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025年是“强基计划”实施招生的第6年,在京试点高校聚焦前沿技术新增招生专业。其中,北航瞄准航空宇航、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需求,新增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
北理工新增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这些看似“传统”的专业也都有新内核。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AI+机器人”为培养特色,为学生未来进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人民大学新增一个理科招生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该校介绍,新专业教学模式将突出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实施本硕博一体化衔接培养。
此外,中央民大新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主要研究察合台文,面向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招生。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强基计划”为偏科人才开设绿色通道,呈现出竞赛优待缩紧、单科破格拓宽的趋势。比如,北航取消“在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考生的破格入围资格,这意味着全国竞赛金银牌不再是直通强基校测的捷径。中国农大、北理工均开放了“单科成绩特别优异”学生的破格报考机会。(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