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古·寻找燕都”——琉璃河遗址考古体验活动

日期:2024-10-18 17:08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号:        

  近年来,“公众考古”这一概念越来越多被大众所认知,为正确传播考古工作的内容和意义,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2024年北京公众考古季即将开幕,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入感受北京历史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拟于2024年北京公众考古季期间举办“北京考古·寻找燕都——琉璃河遗址考古体验特别活动”,邀请15个家庭走进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以及首都博物馆,体验考古工作流程,感受考古的魅力。

  探秘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示了北京的城建历史。北京是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在房山周口店一带生活,开启了北京地区70多万年的人类居住史。周初,北京地区分封燕、蓟等诸侯国,燕、蓟的都城不仅是北京地区建城史的开端,也是中原礼制文化向北方和东北地区传播的前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承载着燕地青铜时代的历史悲欢,记录着钟鸣鼎食的家国生活,折射着古人深邃悠远的精神世界。

  探秘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燕国的第一座都城。1962年以来,几代考古人经过不懈努力,在此发现了西周城墙、诸侯墓葬,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距今三千年的琉璃河遗址,是考古发现的北京市内最早的城市遗址。

  2019年以来,考古工作乘着科技翅膀再次起航,2020年发现“宫殿区”之外的夯土建筑基址,2021年新出土青铜器证实“太保墉燕”的史实,以无可辩驳的实物材料证明了“最早的北京城”的建城年代和建城者。

  1.活动亮点

  第一视角的深度解读

  走近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览,探寻3000年前的北京城。以考古发掘的“第一视角”,解读北京历史进程与考古新发现。结合众多出土文物,一同探寻3000年前最早北京城的发展与变迁。

  实地参与的考古体验

  在考古领队带领下,实地体验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了解考古工具的作用,学习发掘、判断、记录的工作要点,走进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现场,亲身感受考古学工作的独特魅力。

  能带回家的学习收获

  活动学习手册可让孩子提前预习背景知识,梳理课程内容,提炼知识重点,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习和复习。

  2.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首都博物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遗址发掘现场

  作业提交:参加活动的同学或家庭需在结束之后一周之内提交一份学习收获发至邮箱bwgyjb@126。com,形式不限,可以是作文、日记,也可以是画作、视频。组织方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广。

  活动费用:全程免费,包括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至首都博物馆及琉璃河遗址的往返车程和当日午餐。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活动具有最终解释权。

  3.活动流程

  09:00 集合

  清点人数、签到

  集合地点: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D口)

  09:00—09:30 赴首都博物馆

  统一乘大巴车至首都博物馆

  09:30—11:30 参观“北京通史陈列”展览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穿越历史,透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探秘三千年前北京城的独特面貌,破解西周燕国的时代密码。

  11:30—12:30 午餐

  12:30—13:30 赴琉璃河遗址

  统一乘大巴车至琉璃河遗址

  13:40-15:00 田野寻古迹

  在一线考古领队的带领下,走进琉璃河遗址考古勘探现场,了解考古勘探技术,实际体验探铲的使用及土层的识别,认识勘探工作对整体认识考古遗址的重要作用。

  15:00-16:00 慧眼辨古迹

  在一线考古领队的带领下,了解布方、发掘、记录等考古发掘流程,实际体验考古勘探和植物浮选工作,进一步认识田野考古、植物考古的基本方法。

  16:00-16:30 总结、填写调查问卷

  活动的最后,我们将会与同学们一同举行一个小小的结营仪式,一起总结全天学习收获,每位同学也将获得精美学习手册及主题活动证书。

  4.报名信息

  招募对象:孩子年龄在12-18岁的对考古、历史、北京早期文明感兴趣的家庭

  活动人数:15个家庭(每个家庭1名学生、1名家长)

  报名方式:填写报名问卷,主办方将综合报名问卷中的内容确定参加活动家庭

  公布结果:电话通知

  5.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考古学会

  承办单位:山原猫探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