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件(套)古蜀文物进京 2024年4月最新成果亮相 “三星堆与金沙”大运河畔揭面纱

日期:2024-06-28 08:2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265件(套)古蜀文物进京 今年4月最新成果亮相 “三星堆与金沙”大运河畔揭面纱

6月27日上午,“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成果。

6月27日上午,“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成果。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带着神秘古蜀文明的故事,首次组团进京亮宝。6月27日,“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一层1-2号展厅开幕,265件(套)古蜀文明代表文物,带领观众探秘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逐步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46件(套)一级文物展出

  金色和深绿色交织,营造出神秘的展厅环境。265件展品按“发现三星堆”“解读三星堆”“定位三星堆”3个篇章展出。

  1927年,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文物,给人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量精巧的玉器,盘着各种“发髻”的青铜头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神兽等,令人惊叹;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和接力,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面貌日渐清晰。

  青铜大立人像、戴冠纵目青铜面具、金面具青铜人头像等一批三星堆代表文物齐聚展厅。其中,青铜太阳形器独享一个展柜。它的形状酷似太阳,也被网友昵称为“风火轮”。专家说,三星堆出土的许多重器上都发现了太阳纹饰。古蜀国或许有专门的祭日仪式,这件文物很有可能就是作为太阳的象征,接受古蜀人的敬仰膜拜。

  “展览汇聚了12家文博单位的古蜀文明相关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6件(套)。这些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璀璨辉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说。

  有“纹身”青铜人像首秀

  在这场探秘之旅中,观众可以看到很多首秀展品。比如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靠近展厅入口处的一个展柜里,三星堆遗址2024年4月最新整理的出土文物亮相。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挨个儿解读:“这些小巧的文物很萌,有铜龙形器、鸟足人身像、扇贝形挂饰。尤其是这件青铜的锥状柱头,器物身上有一些小孔。我们推测,它可能是在宫殿里和其他木构件组合使用的。”

  各种表情夸张的人像是展厅里的主角。2021年出土的一件青铜扭身跪坐人像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它长了一张“大众脸”——发髻高耸,国字脸、高颧骨、剑眉、杏仁眼,双颊肌肉紧绷、用力抿嘴,目光严肃、眉头紧锁,双膝呈跪坐姿态、脚趾抓地。人像小腿肌肉紧绷,仿佛全身都铆足了劲儿,双手合十侧举。

  它与另两件造型相似的青铜人像一同出土。余健解读,人像双手间与肩部头发缝构成一个卡槽,推测3件文物是同一件器物的3个支脚,“可能是屏风底座,或是灯座。‘三兄弟’是力工,并非神职人员。”

  考古人员还在人像的双手、小腿、盘发、衣服边缘等位置首次发现了交错V形纹、燕尾纹、羽冠纹等纹饰,这是三星堆首次发现有“纹身”的青铜人像。这些纹饰代表着鸟的形象,反映出古蜀人有强烈的飞鸟崇拜,被视为沟通神灵的信使。

  最大青铜神兽亮相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完整金面罩、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神兽,金沙遗址出土的最大最精美的玉琮……一批重器展现古蜀文明之“最”。首都博物馆策展人高红青说,展览特别制作了互动小程序,邀请观众给“神器”起名字。

  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身长1米多、重达150公斤,昂首站立,大尾微翘,“臣”字眼、扁方形大嘴、弧形叶状耳,腰身细瘦,四足粗壮,身上满饰云纹、火纹、鳞纹等,胸口饰有一棵神树纹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介绍,考古人员运用三维扫描和模型技术手段进行拼对后发现,神兽上部承载的器物是出土于三号坑的一件大型顶尊跪坐人像。

  戴冠纵目青铜面具算是老牌三星堆“网红”之一。它双眼斜长、眼球凸出,两只大而尖的耳朵向外伸展,额上有高约70厘米的卷云形饰。孙华说,这件面具出土时有眉眼描黑、口涂朱砂的痕迹。其实,很多面具都非素颜出镜,当年都曾描眉涂唇。

  至于哪些面具会“化妆”,至今未有定论。而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展览里还有很多。正如导览册上所写,“已知的越多,未知的也就越多!对古蜀文明的研究、解读和传播只是开始,还有很多待解之谜,还会有新的考古发现”。

  参观提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对所有观众免费开放,无需预约。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提示,当展厅内达到参观人数的上限时,将施行限流措施,闭馆前30分钟停止观众进入展厅。

  该馆还将在共享大厅地下一层举办“奇遇三星堆”VR沉浸展览,利用裸眼3D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邀观众穿越时空,对话古蜀文明。(李祺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