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焕新 紫竹院再现泛舟长河香林千衲诗画

日期:2023-10-19 10:0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焕新 紫竹院再现泛舟长河香林千衲诗画

10月18日,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焕新亮相。

10月18日,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焕新亮相。(王海欣 摄)

  京城“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下,南长河的水静静地流淌着。北岸,小巧的龙王庙背“山”面水,被乾隆诗《泛舟长河过万寿寺》和清宫画《香林千衲图》所呈现的意境环抱。

  10月18日,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的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正式焕新亮相,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通过城市更新,为大运河节点再添新彩。

  顺着广源闸路,过南长河,脚下广源闸那古朴的镇水兽肃穆庄严。北岸小巧的一间房,正是龙王庙。别看庙小,来头可大。

  广源闸始建于元代,已有700多年历史,是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一座重要水闸,号称京城“运河第一闸”,也是“长河”这条皇家水上御道的重要水闸。龙王庙也始建于元代,明代正德六年重修,当时一旦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运粮船时,就有专职官员到广源闸桥畔的龙王庙祭祀龙王,然后提闸放水。虽然这座庙宇规格不大,却是旧时北京地区龙王信仰的典型实物载体,是长河沿岸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

  龙王庙东侧,一条蜿蜒的“河流”缓缓地“流淌”着。

  “这是我们精心设计打造的‘蜿蜒的长河’,灵动地串联整个空间,结合LED互动水纹灯,使光与人互动、光与影互动,形成了广场特色夜间景观,再现《泛舟长河过万寿寺》诗中意象。”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乔慧介绍,该区域还充分运用紫竹院文化符号,将《香林千衲图》图画再现,既复刻在景墙上,也通过遍植松竹梅这“岁寒三友”,让长河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在这里汇聚。

  “从前这儿被围挡拦着,没想到建得这么好,我们游览运河的时候,又多了一处打卡地。”75岁的大运河文化爱好者市民李大平和老姐妹们在广场上流连。

  “共建共享·共融共生”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区域发展研讨活动在龙王庙北侧小广场上举行,成为该区域焕新后迎来的第一项文化活动。专家学者与居民代表一起就大运河历史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融共生进行对话,观看紫竹院街道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成果展。

  2020年6月,紫竹院街道启动了广源闸及龙王庙周边更新项目,如今这个1488平方米的地块,成了一处运河文化、庙文化、潮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新地标。紫竹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国梁介绍,街道将通过对地区“一河一院一馆八遗产,八校八所三团四高端”资源的梳理,搭建共建共享的多元参与平台,统筹联动多方资源,推动城市更新,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探索一条城市更新与文脉传承统筹发展的新路径。(孙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