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其实是母亲所思所想而表达的意志,是母亲对事物的一个基本判断的表态。母亲的“言”不只是女性的修养、见识的一种行为表述,也是德行所表达的生命的力量。力量来自“言”,成为孩子日后行动的准则,因此说,母亲的“言”表达着彼此的力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言谈中表达的思想是母亲的见识和智慧,母亲的职业意识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母亲用温和的语言所表达的愿望,不能浸润孩子的心灵,不能得到孩子的重视,那么,即使用严厉的话也将无济于事,原因是所“言”的内涵苍白,不能打动孩子的心。能引起孩子和母亲思想共鸣的,还是“言”所表达的思想深度的穿透力。孩子的记忆力、模仿力极强,母亲的“言”要想表达统一的共振,必须系上“精神的锁链”。男人所表达的“言”是精神,女人所表达的“言”是心灵,精神的意义在于性格的引领,心灵的浸润产生灵魂的共鸣。因此,女性的伟大在于真诚,在于胸怀,在于心态,在于德行,这是母亲“言”行必须表达的修养,也是母亲进退自如所表达的人性从容。
宽严相济
著名作家茅盾八十寿辰时,写了一首《八十自述》诗,深情地回顾了童年时母亲的精心培育:“……大节贵不亏,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岁终勤考绩”,述说自己小时贪玩,母亲虽然生气,但也不忍心打骂,而是说服教育,循循善诱。邻人颇有微词,认为她对孩子太“姑息”。母亲一度也困惑,但她经过深思,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要抓好大节教育,孩子偶尔贪玩点也没什么。”这与古人宽严相济、劝学有方的教子智慧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