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温柔贤惠作为衡量一位母亲德行的尺度,是由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身负的使命决定的。一位女性,在作为母亲时同时承担着其他的家庭角色。对丈夫来说,她是妻子,对公婆来说,她是儿媳,对父母来说,她是女儿。母亲文化的使命是给孩子以德行的培植和引领,这种德行的表达,不只是看她对孩子如何耳提面命或循循善诱上给予孩子人性美德的保障,还要看对丈夫,对长辈甚至家庭以外的人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对丈夫是否充满深情而不失礼数,对公婆、对父母是否一视同仁、悉心照顾。对家庭之外的人是否悲悯苦难、充满爱心。一位温柔贤惠的母亲会以其身教让孩子在温柔的外表下,感受到母亲高尚的心灵和进取的胸怀,并为其人格所感化。这就是温柔贤惠的美德为母亲文化所赋予的力量。
画荻教子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