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日期:2016-07-25 16:29    来源:北京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分享:
字号:        

  引起传染病流行、播散的途径就称之为传播途径,即病原微生物排出并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1)经空气传播,包括①经飞沫传播。存在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病原体,可随着患者呼气、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等喷出。这些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黏液飞沫体积较小,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久(通常不超过几秒钟),所以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患者或携带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均可经此方式传播。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旅客众多的船舱、车站候车室是发生此类传播的常见场所。②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散落在地面、衣服或床单上,干燥后成为尘埃。当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的尘埃飞扬而造成呼吸道传播。凡耐干燥的病原体,皆可经此方式传播,如结核杆菌、炭疽芽孢等。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大多有季节性特点,一般多见于冬春季。影响空气传播的因素很多,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者有关。(2)经水传播,包括两种传播方式。一类是由饮用粪便污染的水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及甲型肝炎等;另一类是由于与“疫水”(感染的水体)接触而引起的疾病,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病原体主要经皮肤黏膜侵入体内。(3)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个别呼吸道病(如结核病、白喉等)可经食物传播。(4)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①直接接触传播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接触而未经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鼠咬热等。②间接接触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造成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接触传播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通过性行为传染的疾病,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是指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污染食物等而传播的传染病。如苍蝇、蟑螂可携带肠道传染病病原体,蚊子可传播乙脑等。(6)经土壤传播。土壤受污染的机会很多,如人粪施肥使肠道病病原体或寄生虫虫卵污染土壤,如钩虫卵、蛔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孢可以长期在土壤中生存,如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等,若遇皮肤破损,可以经土壤引起感染;儿童在泥土中玩耍,易感染蛔虫病。(7)垂直传播,是孕妇与胎儿两代之间的传播,可包括经胎盘传播、分娩引起的传播等几种方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