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初期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又被称为“静默的流行病”。
二、骨质疏松症有哪些表现?
1.腰痛、背痛、颈部疼痛。
2.驼背。
3.身高变矮。
4.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骨折。
三、骨质疏松最喜欢“盯上”哪些人?
1.老年人。
2.女性(尤其是绝经后)。
3.有家族遗传史或骨折史者。
4.有抽烟、喝酒、长期喝碳酸饮料者。
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均衡饮食,补充骨骼营养
(1)钙质摄入:牛奶及其制品、豆制品、西蓝花、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坚果和小鱼干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是骨骼健康的基础。
(2)维生素D:户外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建议选择阳光较为柔和的时间段,将面部及双臂皮肤暴露照射15~30分钟。鱼类、蛋黄、强化乳制品等也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
(3)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骨骼健康,过量摄入可能增加钙流失。
2
规律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快走建议步频适中,手臂自然摆动;游泳对关节压力小,适合合并关节炎的患者。
(2)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训练、靠墙下蹲等。每周2~3次,每组8~15次,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强度。
(3)平衡与柔韧性训练:老年人可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如单足站立训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在排队、打电话、做某些家务等日常活动中随时随地练习。
柔韧性训练推荐静态拉伸,如肩部、大腿前后侧、髋关节、臀部肌肉、小腿等部位拉伸,每个动作拉伸10~30秒,重复2~4次,拉伸至感觉紧张或轻度不适即可,每周2~3次。
3
戒烟限酒,控咖啡因
吸烟会降低雌激素水平,加速骨质流失;过量饮酒影响钙吸收;每日咖啡因摄入过量可能增加钙的流失。
4
避免跌倒和骨折风险
家中要保持地面干燥、光线充足;日常穿防滑鞋;移除家中障碍物、并在易跌倒区域安装扶手。
户外活动时,注意地面的平整和避免高风险的活动。
5
定期监测骨密度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特别是绝经后女性、老年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骨骼健康问题不是老年人的“专属”,每个年龄段人群都要“强肌健骨增力量”保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