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IPAD真的猛于虎吗?

日期:2022-05-18 16:52    来源: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

分享:
字号:        

  电子产品让宝宝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容易产生暴力倾向;看电子产品的孩子不爱和人交流,语言和思维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关于电视、IPAD这些电子产品,在育儿中一直是父母的困扰。

  传言一、爱看电视、IPAD的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可信度判断:重点在于保证亲子对话的时间与质量

  说实话,即使宝宝跟电视、IPAD的接触的时间少,但是如果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也少,也不能催生他们的语言能力;相反,即使看了一定量的电子产品,但同时照看者能保证大量对话的宝宝,语言发展并不慢。

  所以,电子产品并不是直接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元凶”。但是如果宝宝和电子产品接触时间过长而影响了玩耍和探索的时间或质量,或者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看电视、手机的时间过长,减少了亲子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势必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育。

  正确做法:

  不要觉得宝宝烦,就把他交给电子产品。为宝宝选择适合他的年龄段收看的电视节目或游戏,时间也需要限制,最好能陪他一起看、一起玩,和他讨论。通过这样的交流,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纳入亲子互动的话题之中,增加亲子对话交流的机会,可能还会让你们有更多共同语言。

  传言二、2岁以下的宝宝不应该看电视或IPAD

  可信度判断:重点在于丰富的屏幕外生活

  已有研究表明,亲子互动和自由玩耍是2岁以下宝宝成长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发展途径,而看过多的电视或使用电子产品势必会减少孩子玩耍以及与看护者互动的时间,对2岁以下宝宝的语言、注意力、认知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原因,美国儿童科学院教育委员会曾建议家长不要让2岁之前的宝宝接触任何屏幕形式的媒体。

  正确做法:

  如果有充足的亲子游戏和家庭互动,就自然会减少宝宝看电视或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可以和平时看护宝宝的老人商议,即便是宝宝没有直接看电视,也尽量减少背景电视存在的时间。另外,2岁以下的宝宝看电视,也不是天要塌了的事,时间要控制得越短越好,并且有家长陪同。

  传言三、爱看电视、IPAD的宝宝看不进去书,思维被动

  可信度判断:重点在于“非单向”输入

  与传统的文字媒介相比,电子产品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同步等基本特性。长时间“看”养成的识读习惯的宝宝,如果没有同时形成良好的识读文字的经验,有可能会对文字阅读产生一定障碍。此外,大量的电子产品接触与注意力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注意力差的宝宝对文字的识读能力可能会相对弱一些。

  正确做法:

  从小亲子共读,培养宝宝对文字的注意力,激发宝宝对阅读的兴趣。需要提示的是,并不是说只有电子产品才是“单向输入”,如果妈妈把玩具或图画书扔给宝宝,没有和他交流,没有随时注意宝宝的反应,那么结果也是单向的刺激。

  传言四、宝宝看暴力的电视、IPAD内容性格也会变得暴力

  可信度判断:重点在于发展出宝宝自己的评判能力

  宝宝在完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接触电子产品,难免会碰到暴力画面等不适合他收看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便不是显著的负面影响,电视所呈现的媒介真实也不等于现实真实,往往令宝宝产生误解。

  不过,这并不是说,宝宝模仿了那些残酷的画面,将来他一定就会有暴力的倾向。未来让宝宝完全和这些信息隔离也是不太可能的,重点在于让宝宝适度接触,给他提前打点“预防针”,帮他提高对负面影响的抵御力。

  正确做法:

  作为父母,应该对宝宝所看和接触的内容有所了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与宝宝一起看,并即时沟通。比如针对内容中出现的暴力、商业广告等不良内容,与宝宝一起讨论:告诉宝宝虚拟世界的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一些现象背后的商业动机、利益驱动等,帮助宝宝形成一定的判断力。

  如何为看电视、IPAD设家规

  用饼状图把控电子产品

  利用统计学,把宝宝的空余时间制成饼状图,看各个部分的分配情况来衡量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是否合理。尤其在周末,如果闲暇时间较多,那么和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肯定只能是饼状图中的一个色块,积极安排一些其他的活动。

  严格规定“保姆”上岗时间

  严格规定时间,在到时的前10分钟就开始提醒宝宝,然后再在5分钟、3分钟的时候给予提醒。虽然孩子仍会恋恋不舍,但在多次提醒下,已经作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离开电视或电子产品时也不会觉得过于难舍。

  为宝宝精选内容

  有选择性地让孩子看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科普类节目。如果时间充裕,事先把整套动画片或节目看一遍,果断排除那些含有暴力或色情内容的,把筛选好的节目给宝宝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宝宝的识别能力和审美情趣。

  判断辅助工具是否有用

  许多家长认为通过电视或IPAD学英语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宝宝学习语言,最好能在环境中自然习得,所以电子产品可能时辅助学习的一种工具。比如孩子会觉得英语动画片好玩,但是如果这种语言没有和他形成互动,那就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了。

  纠正观念:电视与多动症

  曾有研究人员发现儿童的多动症和看电视有一定的关系。

  在参与这项研究的儿童中,1~3岁就开始看电视的宝宝,比在那时不看电视的宝宝更容易在上学后产生注意力问题。

  但是,纽约市蒙特斯乃医学院副教授、多动症研究者杰佛里·纽科恩医生说:“这些研究没有表明看电视真的改变了大脑的活动。”

  多动症有很大的遗传性,但研究人员并没有调查那些有注意障碍的宝宝的父母或者亲属是否有类似症状。尽管多动症要在宝宝到了上学年龄才能诊断,但那些有多动症的宝宝会在上学前就显示出一些症状,譬如冲动、过分活跃或者有攻击性。因此,纽科恩医生的观点是:看电视时间比其他宝宝多,有可能是多动症的一个结果,但并非原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