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10月1日,國家大劇院版紅色經典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迎來第五輪熱演,總導演張繼鋼領銜原班製作團隊以震撼的舞臺呈現感染了現場觀眾,“千里洪湖”的壯闊景觀、優美動聽的經典旋律以及堅韌不拔的英雄形象,帶領觀眾再度重溫紅色革命情懷,向祖國69周年華誕獻上誠摯賀禮。
《洪湖赤衛隊》迎來第五輪熱演。 凌風/攝
今年恰逢《洪湖赤衛隊》創排60周年。 凌風/攝
傳承經典 突破創新
革命航船再次揚帆起航
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首排於1958年,一經上演便獲得了巨大成功,劇中“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以及“來一個,殺一個,來十個,打五雙”等臺詞更是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2012年,國家大劇院與《洪湖赤衛隊》版權方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攜手,力邀國內一線主創團隊,傾情打造了國家大劇院版紅色經典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新版歌劇進行了大膽創新,用更嚴謹的歌劇結構、更清晰的戲劇脈絡、更具現代元素的配樂,昇華了歌劇的主題立意,也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觀看,歷經四輪熱演,好評如潮。恰逢《洪湖赤衛隊》創排60周年,國家大劇院選擇將這一紅色經典歌劇再次搬上舞臺,不僅是對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揚,也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千里洪湖,荷田深處”的經典畫面再現舞臺。 凌風/攝
首演當晚,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執棒青島交響樂團為觀眾奏響了熟悉的旋律,一展紅色經典歌劇的不朽魅力。伴隨着悠揚動聽的序曲,舞臺呈現出一片波光粼粼的洪湖景象,整個舞臺如同一艘巨大的航船,四位赤衛隊員用力拉動纜繩,船帆緩緩升起,這艘象徵着革命勝利的航船再次“揚帆起航”。總導演張繼鋼表示:“《洪湖赤衛隊》從誕生之日起至今已經60年了,60年來劇中的歌曲始終唱響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可見其生命力之長久,感染力之強盛!這部歌劇如同一部史詩,舞臺就像一艘大船,她要航行很遠很遠,直至勝利的彼岸!”
“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等熟悉的唱段,喚起觀眾難忘的回憶與深刻的情感共鳴。 凌風/攝
觀眾跟隨“韓英”“劉闖”等劇中人一起經歷革命的曲折艱辛、分享勝利的喜悅激動。 凌風/攝
千里洪湖盡顯壯闊景象
熟悉旋律觸動歌聲連片
“千里洪湖,荷田深處”的經典畫面、“波連波,浪打浪”的視覺景象,讓觀眾在“洪湖”的美景中,跟隨“韓英”“劉闖”等劇中人一起經歷革命的曲折艱辛、分享勝利的喜悅激動。其中,青年歌唱家王慶爽形神俱佳的演繹,將韓英女中豪傑的形象塑造得十分具有層次感。當王慶爽極富韻味地唱響“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等熟悉的唱段,更是喚起觀眾難忘的回憶與深刻的情感共鳴。歌唱家王凱以充滿力量的歌聲,展現出頑強拼搏的英雄豪情,演繹出劉闖威武陽剛的硬漢形象。此外,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將韓母對於女兒的不捨之情和面對惡霸剛正不阿的氣勢演繹得十分到位;青年歌唱演員王相周,則將秋菊對於革命事業的滿腔熱血演繹地觸動人心。而再度加盟本劇演出的表演藝術家李琦、杜旭東,同樣將彭霸天和王金標兩個反面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一齣場便讓觀眾忍俊不禁。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則在“保衛蘇維埃 保衛家鄉”、“洪湖赤衛隊之歌”等唱段中,以沉穩大氣的演唱烘托出群情激昂的氣氛,表現出革命者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
首演夜,《洪湖赤衛隊》一展紅色經典歌劇的不朽魅力。 凌風/攝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則在“保衛蘇維埃 保衛家鄉”、“洪湖赤衛隊之歌”等唱段。 凌風/攝
首演現場,許多觀眾情不自禁地跟着藝術家輕聲哼唱着熟悉的旋律,甚至在動情之處潸然淚下。觀眾濮阿姨是《洪湖赤衛隊》的同齡人,這是幾十年後,她再次走進劇場觀看這部歌劇,“這個版本足以折射出這些年來舞臺藝術的蓬勃發展,我相信它不僅喚起我們這代人的回憶,也一定可以吸引年輕觀眾,讓他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精氣神。”一位家長帶着不滿六歲的女兒熹熹觀看“洪湖”,孩子不僅讚嘆臺上的演員們演得好、唱得好,看到韓英母女動情的“梳頭戲”時更是悄悄留下了熱淚,“也許她還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與親人生離死別,但是歌劇的魅力已經感受到了,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用無畏的犧牲換來的。所以,我覺得這部歌劇特別適合國慶期間老中青三代同時觀看!”
《洪湖赤衛隊》讓觀眾再次感受革命年代的精氣神。 凌風/攝
本輪國家大劇院版紅色經典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將持續上演至10月6日。吳娜、馬婭琴、秦德松等實力唱將陸續登臺,為觀眾帶來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