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北京人藝看家大戲《茶館》在首都劇場開啟新一輪演出,“老裕泰”茶館在兔年新春再度呈現座無虛席的熱鬧盛況。
2月2日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延慶野鴨湖濕地成功入選新一批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全市第一個國際重要濕地。
2月2日,京城的天空挺“熱鬧”,太陽比較特別,出現了幻日、環天頂弧、上切弧一組暈象。
石景山腳下,首鋼的工業遺存樹立起新的金字招牌:冬奧會、服貿會等接連成功舉辦,讓更多人看到了這裡的蛻變。
在北京中軸線上,景山萬春亭是個特別的去處。每到新年伊始,總有許多人登上景山,只為看第一縷陽光,許第一個願望。
天壇北側、金魚池中區3號樓,京城知名老字號、百年建築同興和木器店舊址正在進行保護性修繕,由從事古建築、老房子修繕40年以上的老工匠們主持修繕,這座百年建築將煥發新生。
京西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藏有十鋪距今近600年的明代最高水準壁畫。如今,山腳下建成全新的壁畫藝術館,壁畫內容被數字化高清呈現,遊客不用前往法海寺,也能獲得沉浸式觀展體驗。
新年伊始,63歲的北京工人體育場重回大眾視線。2020年8月,工體改造復建工程開工。2023年1月,這座承載了幾代人情感記憶的首都城市地標建築,以嶄新的面貌閃耀亮相。
自古以來,元宵就是中國老百姓的一個重要節日。因為慶祝這個節日是在晚上,所以要燃燈,於是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在古代,元宵節就是老百姓的狂歡節。
北京先農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裏面的太歲殿、拜殿、具服殿、神庫神廚、宰牲亭及慶成宮等,基本保存了明初古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由太歲殿、拜殿辟建而成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早已成為網紅打卡地,但先農罈罈墻規制歷史卻鮮為人知。
春節期間,不少遊客到天壇欣賞巍峨壯麗的祈年殿,近觀漢白玉圓臺出陛間精美的丹陛石,仰望殿內金碧輝煌的龍鳳柱,站在三台上眺望西山絢麗的京城風光。遊客眼前的這座祈年殿,是清光緒二十二年復建的,距今有126年的歷史。
僧王府是知名的老北京王府之一。我們不叫它“衚同裏的僧王府”,而是“僧王府裏的衚同”,可見王府規模之宏大。事實上,僧王府以及相關祠堂,跨越了板廠衚同、炒豆衚同大量街區並延伸至地安門東大街。所以,今天可以在這些衚同裏看到多處有關僧王府的文保建築及介紹。
每至年關,年畫,作為春節傳統的民俗文化之一,在點染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等祈福迎財、驅災辟邪的願望。年畫作品承載著人們樸素的信仰,是具有中華民族獨特想像力和表現手法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