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

日期:2020-05-14 13:52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 未標題-1
  • 未標題-1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前言

微信圖片_20200517190616.jpg

  一首《小燕子》歌,如春風縷縷,把北京學校,社區居民、河北鄉村、湖北武漢、全國各地、遙遠的非洲連接在一起。

  小燕子是報春鳥,又是團圓、吉祥、幸福、美好和希望的象徵。每年春天,各地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迎接燕子歸來。西晉傅鹹《燕賦》曰:“四時代至,敬逆其始。彼應運于東方,乃設燕以迎至。”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翦彩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

  為了發揮博物館人收藏曆史記錄當下的責任和使命,北京博物館學會、湖北省博物館協會、中國觀鳥會、武漢觀鳥會等單位合作,攜手于3月29日至4月4日推出《燕歸來,城門開》——雲課堂及清明特展活動,以燕傳情,為祖國祈福、為世界祈福,為人類祈福、為地球家園中的萬物祈福。值此5.18國際博物館日之際,《燕歸來、城門開》系列展示活動再度開啟,以燕為媒,表達北京及全國人民對湖北、武漢人民的關愛和慰問,展現武漢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奉獻的抗疫精神。展示主題圍繞燕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來開展,展示內容分為“兒童繪畫”、 “攝影作品”、 “視頻美文”、“藝術作品”、“燕與自然”五個部分。燕子又是春天和美好的化身,疫情中那一個個逆行的身影,不正如一隻只報春的福燕,為大家送來了吉祥和春天。

五、7.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46.png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上)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中)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下)

  一、《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兒童繪畫

  1.武漢篇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回這裡……

  武漢的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起,用心記錄了這個春天的故事。

  2.北京篇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宋)晏殊《破陣子》

  二、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攝影作品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從橫舒。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魏晉)陶淵明《擬古·仲春遘時雨》

  自3月29日推出“以燕傳情”雲課堂及展示活動後,我們收到了全國各地的愛鳥人士發來的關於燕和雨燕的攝影作品。經過梳理,我們把藝術與科學結合起來,觀者在欣賞美圖的同時,還能了解到燕與雨燕的不同特性,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親。

  三、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視頻美文>>點擊觀看視頻

  翩翩雙燕畫堂開,送古迎今幾萬回。長向春秋社前後,為誰歸去為誰來。

  ——(唐)歐陽澥《咏燕上主司鄭愚》

  北京城區常見的有三種燕子:家燕、金腰燕、普通樓燕(北京雨燕)。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京鳥。 它是北京城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兼具的城市景觀。目前,北京雨燕數量在急劇減少。《光明日報》北京晚報等媒體發文:“一座城與一群燕子的血脈相融”“有北京雨燕相伴是國人之福”“沒有雨燕的北京,還能稱為燕京嗎?” 自2014年開始,中國觀鳥會主持了北京雨燕環志與追蹤研究目,觀測到它們一年之中至少要跨越20多個國家,飛行路線竟然是沿著古絲綢之路從北京到非洲往返穿梭,飛行的直線距離超過三萬多公里。

  四、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藝術作品 

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百順社區居民.jpg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1北京市西城區鴉兒衚同小學.jpg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

  ——(宋)劉次莊《敷淺原見桃花》

  五、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燕與自然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宋)葛天民《迎燕》

  《燕歸來,城門開——國際博物館日特展》之結語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裏,相思又一年。

  ——周恩來《春日偶成》

  《燕歸來,城門開》雲上系列展示活動,把北京、武漢、全國、世界以及地球家園中的自然生物連接在一起。

  萬物一體,天人合一!此次展覽活動以小燕子為載體,彰顯了自然與人的親密關係。同時也是博物館人走出殿堂空間,思考並探索人與自然如何共生的永恒主題。 

  在此,對各方機構和個人給予的愛心支援,致以誠摯的祝福和由衷的謝意! 

  展覽主辦單位:北京博物館學會、湖北省博物館協會、中國觀鳥會、武漢觀鳥會等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