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觀眾在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未來之聲”展區體驗。(方非 攝)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1年9月23日在張家灣設計小鎮未來設計園區開幕。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化設計、綠色低碳的建築工程組成“未來家園”主題展覽,與16個專題展覽共同詮釋對新時代智慧化、綠色生態的人居環境的追求。市民不僅可從中了解行業趨勢,也能受到美學的熏陶。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0月7日。
在未來設計園區的廣場上,一個淺灰色、弧形邊緣“大房子”的建設已接近尾聲。很難想像,這棟混凝土建築是採用3D列印建造的方式完成的。
“就像造車一樣,這棟建築各種構件都在工廠完成,然後運到現場,這是建造領域的革命。”本屆雙年展的主策展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築師邵韋平介紹,3D列印能夠讓各類建築部品實現快速工業化製造,與傳統建築業相比,品質更加穩定、建造更加高效。用於3D列印的建築材料是一种經過特殊處理的混凝土,可將建築廢料迴圈利用,實現低碳綠色。
無障礙車位地鎖、共用設施定位、視障輔助眼鏡……在“無障礙智慧生活”專題展上,將服務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無障礙設施設備引發關注。以機場航廈高精度定位導航設備為例,它的外形如同一個頸椎按摩儀,可以便捷地戴在頸部,通過振動提醒等方式,能夠智慧輔助聽障、視障、行動不便的特殊旅客在機場航廈內出行。“傳統藍芽定位的精度在2到4米,這臺設備利用光學成像、無線探測等技術,實現了40釐米左右的精準導航。”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如何運用新技術,新科技,提升城市和建築的精細化、智慧化水準,從而構建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新體系,這是本屆雙年展的重要話題。以“冰絲帶”“雪如意”等北京冬奧會場館為案例研究新科技的介入與應用,以北京老舊小區改造為切入點審視城市中心實踐,以副中心交通樞紐為案例體現對未來城市交通模式的探索……“未來家園”主題展覽從城市、建築、科技三個維度,展示傑出的城市規劃案例、建築設計作品和城市建築科技等。
“2020年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以先導展的形式首次亮相,2021年則更加突出綠色主題。”雙年展發起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全勝介紹。本屆雙年展還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西單更新場、鳳凰中心和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立分展場,為城市建設起到示範及促進文化交流的作用。(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