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

日期:2021-06-01 15:06    來源:市公園管理中心

分享:
字號:        

2021年6月1日,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當天,來自西城區陶然亭小學的40名小學生來到慈悲庵,聆聽革命故事、黨史故事,探尋公園中的紅色印記。日前,陶然亭公園職工在這裡開展了“首都職工心向黨 同心接力繡黨旗”活動,傳唱革命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感受時代精神的責任與召喚。

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3.jpg

慈悲庵位於陶然亭公園湖心島西南處,始建於元代,院落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60平方米,是中國共産黨創建時期先進知識分子在北京開展秘密活動的場所之一,“五四”運動前後,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共産黨創始人和先驅者都曾在此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1979年,被公佈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3月,被公佈為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

陶然亭公園慈悲庵、中山公園來今雨軒都曾是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中國共産黨早期的政治活動家和領導人之一高君宇去世後葬在離慈悲庵不遠處。在此次舊址保護修繕前,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和社會團體來到慈悲庵和高君宇烈士墓舉行參觀祭掃活動,告慰烈士英魂。

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2.jpg

陶然亭慈悲庵由7個院落和1個亭式建築組成,現正在舉辦《先驅者的奮鬥——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分三部分、五個展廳來追憶黨的早期紅色歲月,再現以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高君宇等為代表的革命先驅走開工克思主義道路的歷史——

第一展廳:毛澤東領導驅張運動,從青年毛澤東在湖南接受新思想、組織進步團體、傳播新思想開始,重點展示毛澤東帶領代表團到北京領導驅張運動期間,到慈悲庵與輔仁學社成員聚會討論驅張問題,開展請願等進步活動。

第二展廳:周恩來與五團體會議,從青年周恩來求學接受新思想開始,重點講述五四運動爆發前周恩來成立覺悟社、開展學生示威、集會、罷課等愛國運動,帶領覺悟社成員到北京慈悲庵召開五團體會議等革命活動及相關情況。

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1.jpg

第三展廳:高君宇烈士革命事跡,從高君宇進入北大接受新思想、加入進步社團組織開始,重點介紹高君宇傳播馬克思主義新思想,積極投身黨的領導工作,最終因勞成疾病逝的事跡。

第四展廳:依據歷史照片,在慈悲庵“五團體會議”舊址恢復天津覺悟社與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北京工讀互助團、曙光社、人道社五個進步團體召開會議時場景。

尾廳:以群像照片墻的形式集中展示在陶然亭開展革命活動的早期共産黨人。同時用多媒體的形式對中國共産黨早期黨史、進步團體、相關人物及陶然亭公園歷史進行拓展展示。

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jpg

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勇介紹:繼2018年至2019年全力修繕保護髮展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之後,這次對陶然亭慈悲庵、高君宇烈士墓、中山公園來今雨軒黨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的修繕保護和革命歷史挖掘,進一步豐富了市屬公園的紅色文化內涵,至今香山公園、陶然亭公園、中山公園、頤和園、玉淵潭公園等北京歷史名園中,已有9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多處紅色文化資源。今年,為充分發揮北京市屬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景區教育服務功能,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市民游客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市公園管理中心紮實推進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利用工程,通過革命舊址保護、黨史故事講解、紅色文化創新等深入挖掘公園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着力為市民游客重溫中國共産黨人奮鬥歲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教材及優質服務。

未來,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慈悲庵、高君宇烈士墓、來今雨軒茶社等公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為廣大幹部群眾追尋先輩足跡、學習英雄事跡提供更豐富的紅色産品,在寓教於游中讓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邱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