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潘家園“鬼市”升級吸引年輕人
老文玩人心心念念的潘家園“鬼市”升級了。以後,每週五19時至周六4時,“夜賞奇珍·鬼市探寶”活動將在潘家園舊貨市場定期開市。
據悉,相比過去的“半夜開市、黎明即散”,此次“鬼市”升級不僅讓開市時間變得更長,從“不見天日”轉變為“通宵達旦”的加長版,而且更加注重文化味兒、體驗感的營造,吸引新顧客來感受老北京的古玩文化。
“開市三次,人氣一次比一次旺!”潘家園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3月26日19時“鬼市”首次開市時,就有一批拿着手電筒前來淘貨的藏友和老文玩人接踵而至。夜色中熱鬧的“鬼市”景觀,還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每到周五晚,潘家園舊貨市場西門夜燈初上,百餘商戶拎箱而來,把大大小小的物件逐一擺開。瓷器、串珠、老玩具、書籍、字畫等應有盡有,一攤一景頗有趣味。夜色下的市場,燈光點點,夾雜着行話的攀談聲不絕於耳。
“半夜開市、黎明即散”,“鬼市”文化是許多文玩人的集體記憶。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長海介紹,潘家園市場擁有近三十年曆史,其誕生可以説是始於“鬼市”。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勁松南路的一塊待建閒置地上開始出現一些自發形成的零散地攤,到1992年初已有幾十個攤位。隨着規模不斷擴大,逐漸移至勁松南路路南,近百個攤位成為潘家園市場的雛形。有文玩商家表示,按照傳統,真正的好東西全在凌晨開市之初的個把小時“露臉兒”,這就是所謂“行家看門道,淘寶要趕早”説法的緣由。
不同於傳統“鬼市”一派“野生”景象,潘家園“鬼市”此番升級,將按照市場規劃以舊貨市場西地攤、乙A乙B中通道、北商房前等作為經營區域。升級後不單是延長營業時間,而且把更多體驗式、沉浸式的場景融入其中,打造“鬼市”主題文化消費場景。此外,除了依舊面向傳統文化、文玩和民間老物件愛好者,“鬼市”也注重增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潘家園方面表示,潘家園市場作為朝陽區特色文旅消費街區,將把夜文化融入其中,打造京城夜經濟特色品牌。(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