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外汇管理支持北京市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5-10-17 15:43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近年来,北京有力促进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高水平开放迈向新台阶。国家外汇管理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首都经济发展实际和企业迫切需求,持续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积极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推出多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积极支持外汇改革创新政策在北京落地见效,助力首都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在北京率先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外籍来华人员乘坐地铁轨道交通可持外卡“拍卡过闸”等政策,并率先实现外币兑换服务设施在四、五星级酒店及重点文旅场所全覆盖,提升首都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支付便利。二是支持以跨国公司和“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发展,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引领全国,形成了服务不同规模跨国公司的资金池管理框架,帮助百余家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财务风险。北京市参与试点企业年均跨境资金收支规模超1400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北京总部经济的发展。三是指导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立外汇衍生品银企服务平台,率先将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纳入普惠金融体系,帮助更多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利用好外汇衍生品,有效应对汇率双向波动。目前,北京地区超2300家企业通过服务平台累计签约外汇衍生品业务129.4亿美元,中小微企业家数占比超九成。
其次,我们积极支持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是持续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为更多优质轻资产、高成长科技型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渠道。目前,北京地区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签约金额合计近50亿美元,政策经过多次迭代升级,适用范围已从中关村海淀园扩展至全市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单家企业借用外债额度从2018年的50万美元逐步提升至1000万美元、保持全国领先,试点经验被复制推广至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二是落地“科汇通”试点,便利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境外科研资金可以直接汇入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并适用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等政策,进一步助力外资在京设立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三是简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登记和汇兑管理,引导更多优质境外资本投向北京地区先导产业。目前,北京地区QFLP试点企业共获批试点额度25亿美元,跨境流入资金投向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第三,我们进一步增加自贸试验区政策供给,积极支持北京“两区”建设提质升级。今年9月,国家外汇局印发《关于在自贸试验区实施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试点的通知》,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涵盖5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4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以及1项账户优化安排。北京市可结合自贸试验区实际需求落地实施相关试点政策。
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继续加强外汇管理政策创新,支持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动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支持北京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更多首创性外汇政策。另一方面,结合区域实际更好服务和支持北京地区企业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谢谢!
阅读全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