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京 > 专题视频 > 近五年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近五年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5-09-15 11:00 
分享: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晓涛: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四五”期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始终高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着力来解决百姓所需、群众所盼,来努力提高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全力提升多样化服务的可及性。全市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博物馆总数居全国城市首位,2024约1亿人次走进博物馆,来感受文明之美。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也达到5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300多所学校建设了“安心通学路”、开通了“通学公交线”,让孩子们在更加安全环境里茁壮成长。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养老助餐、儿童托育、文体活动等服务,让“公共客厅”温暖社区邻里。
  二是全力提高优质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像北京四中、清华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一批优质校到郊区来办学,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校,郊区新增中小学学位数超过8万个。郊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提高20%,像大家熟悉的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一批三甲医院已经实现了开诊,全市新增医疗床位数超过9000张,并且我们每家综合医院都设立了儿科,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养老床位数也超过15万张,特别是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从无到有,目前已建成115家,覆盖207万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就便获得照顾。
  三是全力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十四五”期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不断完善,明确了由政府兜底保障的89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直系亲属扩大到近亲属。全国首批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超过100万人。近万家服务驿站向快递小哥开放,让他们感受到了城市双向奔赴的温暖。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保证一年比一年让老百姓过得更好,将持续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推动更多资金来“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阅读全部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