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京 > 专题视频 > 平原新城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将起到什么作用,目前有哪些成效?

平原新城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将起到什么作用,目前有哪些成效?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5-09-15 11:00 
分享: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刚才刘伯正同志已经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情况,平原新城确实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首都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经过多年建设,这几个新城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综合承载能力也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加在一起已近1万亿规模,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三成,交通出行更加便利,优质的学校、优质的医院也越来越多,很多大型商圈热度攀升,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我们也观察到,平原新城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第一站,是企业投资发展的热点地区。
  为了更好地支撑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我们根据各个平原新城的特点和实际,“一区一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区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对顺义来讲,大家都知道首都机场在顺义,还有北京最早的临空经济区,所以我们提出顺义要聚焦国际化水平提升,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重点突出国际化。对大兴来讲,大家都知道大兴机场2019年开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我们和河北共同打造的一个临空经济区,所以对大兴来讲,我们提出要聚焦开放改革示范,重点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亦庄大家都很熟悉,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我们提出来亦庄要聚焦产业创新引领,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和高端产业综合新城。昌平区高校非常多,现在是除了海淀之外高校最多的一个区、超过40多家,所以我们提出,昌平要聚焦科技教育融汇,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活力区、产教融合未来新城。房山有良乡大学城,高校数量也非常多,同时大家都知道,那里有周口店遗址,是人类文化起源一个重要区域。房山围绕着储能和应急产业发展集聚效果不错,所以我们提出房山聚焦安全发展融合,重点建设科教融合文化名区、新质智造产业新城。
  现在各区聚焦产业发展、宜业宜居和要素配置,每年都有年度政策、任务和项目清单,有序推进这个方案的落地。
  从市里来讲,对这些平原新城,尤其是它的重点产业功能区,在土地供应、规划审批和投资上我们显著加大了支持力度,集中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给大家分享几个例子:第一个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今年轨道交通18号线(也就是13号线做了分拆和提升),年底可以通车运营,未来还有19号线二期等轨道交通计划开工建设,所以去新城的交通通达性会进一步提高。第二方面,在大家比较关心的就医和上学方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已经开诊,儿童医院亦庄院区也已经开工建设,最近房山宣武医院将要开工。同时在房山还要建设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也会在大兴开工建设。这些年,包括第四实验学校、清华附中昌平学校等30多所学校相继建成投用,未来还有像人大附中良乡大学城实验学校、北京八中亦庄新城学校等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加快建设,我们预测了一下,将在平原新城提供优质学位超过5万个,公共服务资源承载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在创新发展方面,清华国重两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顺利,未来清华大学会有1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这里落地。北京大学正在谋划重点实验和新的学科在马池口落地。清华大学在南口,北京大学在马池口,我们把这叫做“两口子”,未来将通过“园区+企业”的方式来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上做进一步的探索。这是在北边。在南边,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sark)建设也在进一步提速,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房山也围绕着新能源布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区。在东南西北围绕着创新和产业融合都会做一些重大布局。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十四五”以来平原新城新增企业已经超过40万家,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我们相信未来尤其是“十五五”时期,经过大家的努力,平原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宜居宜业环境也会持续改善。我们相信,它会成为年轻人创业和企业投资的热土,在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当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阅读全部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