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光科技馆——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光影讲好中国故事

日期:2023-10-10 17:51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字号:        
  • 北京光科技馆——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光影讲好中国故事
  • 北京光科技馆——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光影讲好中国故事

  “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宫灯传递着节庆的欢悦,寄托国运昌隆、吉祥福禄的美好祈愿。历经岁月洗礼,如今的宫灯早已化为传统文化的符号,更是承载着中华文明记忆的宝贵遗产。
  中国古代宫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其相关记述,到了清代,宫灯的款式工艺花样都发展到了顶峰。这一集《镇“淀”之宝》我们来到光科技馆,寻着光的方向,探寻文物中关于光的记忆。
  这里的“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围绕着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中后期灯具,以“万寿”“大婚”“春节”三大主题篇章,展示出故宫宫灯之美。
  “万寿——嘉夜宝灯辉万寿”篇
  清代皇帝的寿辰叫做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它与元旦、冬至并列为一年中宫廷最为重要的三大节日,把“天子”的生日与“朝岁”“祭天”的节日并列,增加了“万寿节”的庄严气氛。
  为皇帝祝寿也是古代宫廷中重要的礼仪活动,万寿庆典期间,举国欢腾、普天同庆,京城华灯密布,呈现出一派恢弘华美的壮丽景色。其中庆祝所用的灯具之一,就是——花篮灯。
  据光科技馆讲解员史国盛介绍:“百花献瑞是万寿节常用祝寿题材,花篮灯分为灯身、花卉及灯穗三部分。灯身为紫檀镂雕制作,分六面,每面各镶嵌一块青白玉牌,上雕蝙蝠、葫芦与盘长,寓意福禄绵长,玉牌周围镶嵌染色象牙瓜瓞绵绵纹。花篮灯身上部的外侧口沿处上部装饰一圈楠木雕卷草龙纹,下部坠一圈象牙染色雕如意云头纹。”
  据了解,宫灯上方的花卉由玉石制作。梅花是碧玺、茶花是珊瑚、芙蓉是玉、菊花是水晶。而在众花之中,一朵蓝菊颇为引人注意。当年,乾隆皇帝曾在避暑山庄中发现有蓝色菊花,表示十分惊奇,并作诗:“蕚承露叶受风斜,那识东篱处士家。虽是此花名冒菊,可知还有出蓝花。”回宫后便让人将这朵由青金石制作而成的蓝菊作为点缀插入其中。
  “大婚——龙凤同合喜灯明”篇
  在清帝大婚的重要场合,宫灯既被用作装饰陈设,也在皇后的妆奁中,同时也是典礼中的仪仗与照明。在“大婚”篇中,可以看到多盏来自故宫的与帝后大婚有关的宫灯。清帝大婚,是清代最为隆重的国家典礼之一,因此与帝后大婚有关的宫灯制作技艺相当复杂,做工也非常精致。
  展览中展出了紫檀嵌玻璃龙凤同合纹桌灯,由紫檀木镂空雕刻而成,中间镶嵌的玻璃上,绘制了一龙一凤合抱一个“囍”字,就是龙凤同合纹,是帝后大婚才可以使用的纹饰。
  据了解,这盏桌灯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皇后妆奁的内容,皇后妆奁也就是皇后大婚时的嫁妆。民间新娘嫁妆一般由女家筹备,而皇室则不同,清代皇后的嫁妆全权由皇家,也就是男方筹办,皇帝要收集天下的精工物料。因当时负责备办的粤海关未能如期将桌灯筹备好、运送至京城,内务府造办处灯裁作便赶制出了四对紫檀玻璃心画五彩桌灯,并为其配杉木灯箱。此件展品即为四对桌灯中的一件。
  直至光绪年间,这四对桌灯仍被陈设于坤宁宫东暖阁,也就是大婚婚房之中。后至溥仪时期,从当时拍摄的照片中也能见到坤宁宫东暖阁炕桌上仍然陈放着此灯。
  “春节——仪灯迎新励初志”篇
  新春佳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清宫过年会从腊月初一持续至二月初二,这期间会举办许多庆典。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农民们也要进入春耕大忙之季。在过去,皇帝对农耕桑蚕之事特别重视,每年春季还要举行“耕耤礼”,皇后则行“亲蚕礼”。
  展览中就有一盏故宫博物院全新修复亮相的紫檀六方嵌刺绣耕织图挂灯,这盏灯灯身是以紫檀木制作边框,灯框立柱上端与下端则雕成龙头形式,并装饰有透雕花牙,在灯扇处是手工刺绣的《耕织图》。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丝织物底色已经泛黄,但仍能看出画面中人物的生动细致与当时刺绣工艺的严谨精巧。
  灯上刺绣均为手绣,故宫博物院曾经将这件耕织图宫灯进行复制,当时挑选了技艺熟练的苏州绣匠进行刺绣,用了整整1年多的时间,才将这一件宫灯刺绣完成。
  在“春节”篇章,还可以看到这里的“镇馆之宝”。它就是一盏皇帝每年都会用到一年却只用一次的青玉光素嵌烧蓝座烛台。
  据介绍,青玉光素嵌烧蓝座烛台由白玉制作,嵌烧景泰蓝底座。是清宫过年明窗开笔仪式中使用的仪灯。根据记载,每年在正月初一子时,清宫之中要举行明窗开笔仪式,皇帝要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亲手点燃玉烛,并饮下金瓯永固杯中的屠苏酒,手握万年青毛笔,郑重地落下新年的第一笔,书写各种吉语,预示一整年都能风调雨顺。
  “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将文物和技术创新应用相结合,以科技点亮美好生活,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游客在趣味讲解与光影互动中,步步进入繁华盛景和历史情境之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追光,是中华民族绵亘千年未曾变化的主题。追寻着岁月中的璀璨光芒,我们来到光科技馆,从这里出发,让我们继续《镇“淀”之宝》的旅程。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