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时期,在今天的北京市辖域,流淌着一条变幻无常的大河,蛮荒,没有文字,连人的名字都没有,哪能有河名呢?但是,河流给了人生命,还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在中国人创造了文字的不久,北运河的最初的那个名称出现了,叫“沽水”。现在一般人甚至是历史地理学家,都把这个“沽”读作“沽名钓誉”的“沽”“买”义,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沽水”应该读作“古”,与“苦”字同义,是“滥恶”的意思。因为这条自然大运河流到战国时期渔阳郡(郡治在现在密云县的梨园村)的平原区域(现在的通州区域)时乱流,特别是每到雨季,这条河就更“汹”悍难制,冲毁和淹没两畔的田园和村庄,给当地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造成很大痛苦,因而就给这条河起了个意象上的名字“沽水”,既概括又形象,说不定这个名字就是通州古代先人给起的呢!只有通州区的前人才深受此河之害,却也只有通州区前人给这条河起了个这么有文化的名字,直到我国的秦代还在这样称呼着这条给人们带来不幸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