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

分享:
字号:        

  东直门是位于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的一座城门。主要包括东直门城楼、东直门箭楼、东直门闸楼和瓮城。是一个著名的景点,经过了多次改建。

  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以利交通,1969年拆除东直门城楼。1979年在城门原址东侧建立交桥,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东直门地铁站和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东直门城楼形制与朝阳门略同,尺度略小。

  城楼

  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20年代初期,在瓮城内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有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是在元代以后。元代以前基本是荒地,元大都的建立,就是开始了东直门准确的历史,元大都是1267年,由忽必烈下令施工,东直门的历史就由此开始了。东直门地区在这儿,当时是住的崇文门,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文东武西,在元朝时期,当时的崇文门,也就是今天的东直门,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他有崇文库和官仓,为什么元代在这儿的官仓这么集中,是和海运有关的,还有一条河运工程是和东直门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坝河,最后进入积水潭,另外一条就是亚麻河,通过东直门水关进入元大都的,把粮食和货物卸在崇文门地区,这是元代的情况,但是元代的时候,东直门郊区还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没有什么村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