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臣
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
李俊臣现任古北口镇市民活动中心主任,多年以来扎根古北口镇文物保护工作一线,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相关工作,熟悉镇域内的各类文物资源,有着丰富的长城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经验。积极参与推进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古北口路组团建设、北京长城文化带古北口段建设工作,以长城遗产、相关文化和生态资源的系统整合为切入点,参与推进古北口长城红色探访线路的打造工作。他敢于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
强化文物安全巡查
落实文物基础工作
古北口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商贸重镇,还是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元文化交流聚集地,并由此衍生出包含长城资源、红色资源、庙宇资源以及民俗资源在内的极为丰富的多元历史文化资源,其中长城更是其历史文化资源最突出最有价值的代表。
古北口文物数量众多。部分点位分散于险峻的山野之间,为文物日常巡查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李俊臣组织科室人员,无论严寒酷暑,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定期组织开展文物巡查工作,排查长城隐患点位,劝阻非正常进入长城保护区域的游人和不法人员,坚守在安全巡护的第一线;为强化古北口长城的保护,近年来他着力发展了3名长城保护员,并对其开展日常培训和指导,不断加强对于长城重要点段的守护;不断加强文物档案整理工作,注重日常巡查文字记录、图像记录,做好文物档案的梳理,为文物的全面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推进文物修缮工作
强化历史文化宣传
古北口文物点位多、分布范围广,特别是古北口镇域内长城段落,山势地形险峻,修缮任务繁重。多年来李俊臣走遍了古北口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古北口的各处文物如数家珍,在实地勘察调研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物保护经验,曾参与多项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的勘察、申报和实施工作,如卧虎山长城多处敌台的修缮工程、蟠龙山长城抢险加固工程、五里坨水关抢险加固工程、司马台长城敌楼避雷监测工程和潮河关惨案纪念碑以及杨令公庙宇修缮工程等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实地调研经验,为古北口镇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李俊臣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对于古北口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强化对于古北口文物资源的文化宣传工作。如配合市级媒体完成“我的桃花源”和“端午坐着火车去长城”线上直播活动,协助中新网、北青网、千龙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古北口进行集中报道,在新京报微博客户端通过现场直播方式与专家畅谈古北口长城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吸引了200余万观众观看。
同时,李俊臣精心参与策划组织北京长城文化节、中国长城七大奇迹日、传统文化庙会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充分宣传展示了古北口独特魅力。此外,李俊臣长期深入各村居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借助镇域丰富的旅游民宿资源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有效提升了镇域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推进重点建设工作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
为推进古北口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发展,李俊臣积极参与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古北口路组团、北京长城文化带古北口段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配合市、区两级编制完成《古北口路重点组团详细规划》,以规划为引领,以政策为导向,梳理古北口路组团建设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以重点任务为目标,持续系统开展镇域范围内文物保护的各项重点工作。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1年围绕古北口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北京市、密云区指导下,李俊臣积极参与完成了古北口红色文化探访线路工程,在深入价值研究发掘基础上,将现存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遗存、长城重要遗存、镇城及营城内各类历史遗迹相互串联,创新构建起适宜短途或长途等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探访线路,一方面起到缅怀红色文化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营造特色景观观赏线,通过看长城、看历史、看山川、看潮河、看四季,吸引更多的公众体验长城文化精神,构筑区域文旅融合新亮点,助力古北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红色线路吸引了众多团体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并得到社会广泛好评。2021年古北口村获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称号,古北口镇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北京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上榜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区域内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力宣扬了古北口爱国精神、红色文化,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李俊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付出,用实际行动坚守着这份“初心”,是守护古北口的坚强卫士。下一步,将坚持以文物保护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长城文化挖掘、遗址研究修复、基础设施完善和建设,全方位保护镇域文物古迹,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