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鹦鹉螺号即将起航 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邀您开启深海探险之旅
1869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出《海底两万里》,书中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潜艇探索海洋深处的故事,连通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幻想、自由和冒险的共同渴望。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这部承载人类探索精神的经典被赋予了全新的舞台生命。
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将于7月11-13日、18-20日登陆北京艺术中心,该剧由狂揽9项莫里哀戏剧奖的法兰西喜剧院导演、演员克里斯蒂安·埃克来华驻地创作,内地影视演员保剑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依克桑·塔依尔领衔主演。作品巧妙结合喜剧情节与令人叹为观止的黑光戏偶表演,将诡谲多变的深海世界,转化成一台紧张刺激、充满惊喜幽默的奇幻剧。
在笨拙中探讨人性
导演克里斯蒂安·埃克表示:《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有着悲剧色彩的喜剧,他的内核是悲剧的,但同时他也是有趣好笑的,这两种是兼容的。我需要去"嘲笑"我的那些不幸,因为现实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欢乐。去自嘲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苦难,对我来说,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智慧;为我们做的蠢事开怀大笑,这是一种抗争的方式。我喜欢笨拙的东西,在剧院中表演我们的笨拙,就是在探讨人性。童真是我们创造的工具也是我们内心最感性的角落,之后,随着教育慢慢的熄灭了一些,所以,那些我们童年未做完的梦我们不断努力着在戏剧里实现它。
当西方科幻经典遇上东方哲思
想象一下:置身于黑暗的剧场,忽然,水母在漆黑中优雅起舞,鱼群倏忽游过。这不是魔法,而是黑光剧的魔力!舞台以黑暗为画布,以光线为画笔,让灵动的戏偶成为拼图的碎片。这种"以无胜有"的呈现,正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留白"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虚实相生之间,观众自身的想象力将被无限激活,共同描绘出独一无二的海底画卷。而那些穿梭于光影间的深海生物,也被赋予了东方灵魂。戏偶设计师从《山海经》的神兽传说中汲取灵感,为全新的海洋居民注入了奇幻想象。
听,船员们的歌谣在深海回荡,当法式冒险故事里流淌出东方式的乡愁与人生况味,那份深植于文化记忆中的情感共鸣,是否也轻轻拨动了你的心弦?《海底两万里》全新演绎,带你穿越时空与国度,打破文化与肤色的界限!
谁说偶戏只给小孩看
谁说偶剧仅仅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海底两万里》融合了古怪、哥特、幽默与夸张的独特视觉风格,这也正是克里斯蒂安·埃克与华莉里·莱索尔两位导演的标志性创作语言。也许两位导演的名字对国内观众尚显陌生,但他们的实力早已通过作品在法兰西喜剧院的持续上演得到了有力印证。对于两位导演而言,戏偶是大胆又无所顾忌的,作为演员形体表达的延伸,挑战传统戏剧的界限,无论年龄大小,观众都能获取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每年夏天法兰西喜剧院的下午场都会坐满前来观看的儿童和家长,晚上又坐满了喝着鸡尾酒的大人们。正如制作人翁世卉所说:"《海底两万里》最令人惊叹的是艺术家用'手作魔法'创造出剧场视觉幻境,它足够赤诚,让孩子们看懂奇幻;它又足够深邃,让成年人看到150年前科幻照进现实的诗意"。
鹦鹉螺号的汽笛已经鸣响,7月6日14:30,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对谈讲座活动--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的深海启示录。特别邀请到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获奖者、科幻作家郝景芳(代表作《北京折叠》),以及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的中文剧本改编者田晓威。两位嘉宾通过此次对谈和观众朋友们敞开心扉,在"海底"畅所欲言,揭秘这部奇幻剧的台前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