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山海经·杏林传说》实践系列课程启动

日期:2021-01-08 14:59    来源:国家大剧院

分享:
字号:        

 儿童剧《山海经·杏林传说》艺术教育实践系列课程暨启动仪式,于2020年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举行。

《山海经·杏林传说》是融合艺术策划并制作的《山海经》经典神话儿童舞台剧系列的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比翼鸟》的创作思路,依然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山海经》作为素材来源,选取其中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运用传统乐舞的元素加以艺术性的舞台形式进行创作,寓教于乐的予以呈现。

《山海经·杏林传说》讲述了东汉时期,出生在医药世家并被父亲寄予厚望的董奉,从小生性顽皮,对于日复一日背诵繁杂的药名和药性总是任性妄为。某年秋末在突如其来的天旱下,小董奉前往《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山,克服险阻找寻传说中医治百病的瑶草,和小伙伴们一起不断锤炼与成长的故事。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此剧旨在弘扬古人所秉承的仁爱忠厚,不畏艰险的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儿童演员而言,如何才能生动的把握和演绎出传统主题及背后的文化审美及思想内核,是此剧艺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初衷。从2019年系列课程的第一部《比翼鸟》的五期学员培训至今,共设置了儿童舞台表演实践,古代乐舞历史,传统乐舞实践,剧本导读等相关课程内容。经实际汇报及学员反馈,从历史人文课程到博物馆及现实体验,排练到剧场实现的这种综合培养模式达到显著的成果。

2020年12月19日上午,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李北达和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授邵未秋,分别讲授了《武术与舞蹈》和《走进中国古典舞袖舞》。

李北达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小学员们讲解了中国传统武术与舞蹈之间从动作到精神的不解之缘,小学员们通过老师的启发和练习,体会武术与舞蹈的发力方式及审美意趣。

邵未秋老师带领小学员们梳理水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穿戴方式,通过示范动作体验袖舞的技术和韵律,增强学员们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识。

2020年12月19日下午,《历史中的乐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真老师为小学员们揭开了中国古老乐舞的神秘面纱,为大家解答了曾经鲜活灵动却被历史的层层烟尘覆盖的乐舞,如今我们应当去哪里寻觅它的踪迹,乐舞和今天的音乐舞蹈之间存在哪些关联等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晶莹老师讲授的《舞蹈语言的设计》,则从生活中寻常可见的动作动机出发,引导学员运用舞蹈思维将其转换成为舞蹈语言,并举出直观生动的实例对比舞蹈思维与文学思维的异同,培养学员对舞蹈本体的认知与欣赏的能力。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在《山海经》经典神话儿童舞台剧系列实施中给予了大力支持。此次的艺术教育实践,由排练厅及剧场组成的课堂,对于学员的艺术参与和体验尤为重要,注重儿童特点的创作及儿童即演员本身是此系列艺术教育实践课程中最重要的核心与焦点。经过培训,小学员们从“眼见为虚,体验为实”,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喜爱,也对他们即将演绎的“杏林传说”充满了期待。

两千年前的董奉以大爱悲悯之心成就了人们心中枝繁叶茂果实芬芳的杏林,今天我们在面对抗击疫情与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之际,从寓民族情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至诚无疆悠久无息,让我们走进《山海经》中绮丽的大山大河,领悟广博深厚的历史文化宝藏,传承文化未来可期!(文/竹琳 摄影/唐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