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达

日期:2017-12-14 16:27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分享:
字号:        

  样式雷

  清代自康熙时期起,有雷姓一家累世供职清廷样式房,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与营造,被清人誉为“样式雷”。“样式雷”较早服务于朝廷的人是生于顺治十六年比康熙小五岁的雷金玉。

  同治四年初,雷金玉玄孙雷景修重修北京海淀雷氏祖茔时,为纪念雷氐家迁京之支祖雷金玉而立碑为记,即《雷金玉碑记》,其上刻有雷金玉的业绩:“恭遇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我曾祖考(按,即雷金玉) 领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梁,得蒙皇恩召见奏对,蒙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赏七品官,食七品俸。”

  据了解,“样式雷”家族来自江西,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明末清初动乱的时候,他们家族在南京住着,后来三藩基本平定以后,这个家族就有人到北京。其中就包括雷发达和雷发宣,他们带着自己的子女,就住在海淀。他们在南方的时候就用楠木盖楼、装修、做家具,来到北京后就通过自己的手艺干活儿。康熙二十二年,雷发达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清廷宫禁营建,于康熙三十二年去世。继他之后,包括雷金玉、雷家玺、雷景修、雷廷昌等雷氏子孙继续着祖辈的事业,长期主管着样式房的工作。

  雷发达、雷金玉与畅春园

  样式雷是服务于清廷内务府样式房的七代雷氏传人的美称。样式房是专门负责皇家宫殿、园林、衙署、陵寝建筑的设计和监督施工机构,其头目人称“掌案”。整个清代的样式房掌案大多由几代雷氏传人充任。修建畅春园时,正是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和第二代雷金玉生活的时代。

  雷发达父子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冬,应皇家修建宫殿园林之召,从江宁奔赴北京,并投充包衣旗籍,在海淀镇槐树街安家落户。这时,内务府营造司正从包衣三旗抽调工匠,营建海淀西北的新御苑,雷发达父子便被召进建园工匠队伍。他们是畅春园的第一批建设者。

  雷发达肯定参加了御园的修建工程,但迄今未发现有关的文字记载。对雷金玉修建御园事迹的记载,却是具体而确凿。在海淀区四季青镇臣村雷氏祖茔有一座雷金玉墓,是雷氏第五代传人雷景修在同治四年(1865)重修雷氏祖茔时,为其曾祖雷金玉修建的一座衣冠冢。墓冢前石围屏旁竖起一通“雷金玉墓碑”,阳面碑文记载:“恭遇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我曾祖考领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梁,得蒙皇恩召见奏对,钦蒙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口(应为‘案’或‘班’),赏七品官,食七品俸。”另外,在《雷氏族谱一雷氏重修迁居金陵复迁北京世录》中,“雷金玉”条记载:“钦赐内务府七品官,食七品俸。”第六代传人雷思起《精选择善而从》也记载:“又蒙皇恩钦赐内务府七品职衔。赐圆明园之工程处各作之掌班爵,办理楠木作事务。”由这些记载可知,雷金玉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就参加了畅春园的修建工程,主要负责楠木作事务。他在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工程中的优异表现,被禀报给康熙帝,皇帝亲自召见他,听了他关于建筑施工的奏对,非常满意,倍加赞赏,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班,并赏给七品官衔,食七品俸禄。在修建畅春园的工程中,担负起指挥的任务,为御园修建作出巨大贡献。

  按畅春园修建的年代和雷金玉在京的时间段分析,碑记中的“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所指应该是“畅春园”。有关畅春园的立意构思及营造,王其亨先生根据康熙帝之作《御制畅春园记》中提到的“爰诏内司,少加规度……计庸畀值,不役一夫”等语段,进行了关于雷金玉担当畅春园木作工匠的推断:“这“内司”,系指康熙十六年(1677)由顺治朝之内务府设 “内工部” 而改置的“营造司”。而所谓 “不役一夫”,当指该工程系由内务府营造司鸠工上三旗包衣匠夫营建,而未在此以外征诸匠役。按雷金玉于康熙中投充包衣旗,则其供役此项工程自是情理中事。其时,雷金玉正值而立之年,论技艺与精力,“领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粱”而一显身手,立功建树,也是势所必然。”

  至于《雷金玉碑记》中所谓“正殿上梁”,当指 “畅春园”之正殿“九经三事殿”。“九经三事”为殿名,正表示这正殿的重要,是循经守礼、治理国政的地方。正由于此殿意义重大,康熙帝才亲临上梁典礼。而雷金玉身手不凡,技艺超群,使上梁得以成功,因此受到康熙帝青睐,亲自召见询问。雷金玉在“奏对”之间,更赢得皇帝的器重,遂被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要职,赏授七品官及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帝《御制畅春园记》诗文中,曾提到:“亦有朴斫,予尚念兹。”“朴斫”,语出《尚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斫”。原意为勤谨而精良地朴治斫削佳木以成器。康熙诗文中引喻治木之术的“朴斫”,实指一位使他 “予尚念兹” 的梓匠。这位匠师是谁?康熙帝并未说明。不过,这位匠师必定具有杰出技艺,并在畅春园的营建中建树非凡,非如此,是绝不会使康熙帝留下深刻难忘的记忆,并述诸御制诗中的。

  这一记述,同雷金玉海淀园庭工程中因正殿上梁而得蒙康熙帝召见奏对、并被钦赐褒奖——正好为印证。可以相信,康熙帝“予尚念慈”的哲匠,指的就是雷金玉。

  以后雷金玉在雍正年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中,继续充任样式房掌案,设计制作殿堂和园庭的修建方案,绘制画样和烫样,指导施工,受到雍正帝特殊褒奖,命皇子弘历亲笔书写“古稀”二字,赐予年满70岁的雷金玉。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