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洮

日期:2017-12-14 16:19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分享:
字号:        

  人物简介

  叶洮,也作叶陶,字泰川,又字金城,号云川,青浦镇人。父亲叶有年,是明代极有名的画家。叶洮少年时在父亲指导下学画,笔墨精雅。清康熙年间,被召至京,为内廷供奉。康熙帝曾要他画《畅春园图》,得到赏识,并派他监造畅春园。园修成后,叶洮因病请求回乡。康熙帝赏赐甚厚,并允许他乘驿站的传车。画名四播。不久再召入京,在去京路上,得病,卒于途中。

  早期经历

  叶洮其父叶有年是明末著名画家和叠山造园艺术家。《上海县志》载:“叶有年字君山,嗜画山水,足迹半天下,得名山大川之助。肃藩闻其名,礼聘至秦,有年为绘图筑苑,名胜甲于八郡。”明肃王朱识鋐在崇祯年闯将叶有年礼聘到其兰州藩邸,请他作画,并按图构园,叠山理水,穷极胜概。

  崇祯九年(1636),叶洮生于兰州,为古秦地。甘肃有洮水,兰州市西北在西汉时设置金城县,这就是叶洮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出生于甘肃之地。崇祯十六年冬天,肃王为李自成起义军俘获,叶有年携眷长途跋涉,两年后才返回青浦老家,此时已是清代顺治元年(1644)了。

  叶洮有位青浦同乡同岁的好友钱金甫(字越江),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再迁侍讲学土。叶洮于康熙二十三年进京,钱氏延为上客,在京城有八年的交谊,终日相对,情投意合。叶洮在几年后返回故乡时,钱金甫在《送叶秦川南归》诗中写道:“燕台并辔看花骑,江渚连床下水船。踪迹八年形共影,忍教独客向南天。”青浦人潘肇振在《送叶秦川人都兼怀钱太史越江》一诗中,对叶洮的造园艺术作了生动的描绘。

  叶洮作为著名的造园叠山艺术家,被礼聘为多家朝廷重臣和王公贵戚修造园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畅春园西侧为大学士明珠修建的自怡园和为康熙帝的岳父兼舅父佟国维在畅春园东侧建造的佟氏园。皇亲国戚佟国维紧邻御苑修建宅园,园基本已建成,但不很称心,便请叶洮重加改造。钱金甫在《佟园记》中概述了这一史实:佟氏园“先是有亭有屋,有树木墙垣,规模略具,而一望平衍,无曲折之致。公乃延松江叶生授以意指,重加整顿,益置屋三十余问,亭子四,土山十余所,树数百株,桥梁三,堤一,水廊二,假石为峰峦凡数处,此园乃廓然成大观矣”。明珠次子揆叙曾写道:“云间叶洮为余家筑园。”自怡园内最突出的景物是“累石崚峭犹旧物,种桃夭袅又新枝”,即假山的堆砌和花木的配置。

  叶洮与畅春园

  清代以前,宫中领班的内官被称作“ 掌案”。按着各自的职能来分析,畅春园的掌案就是江南籍画家叶洮。

  叶洮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供奉内廷,蒙康熙帝召见,遵旨绘制畅春园图。但这一史实被歪曲记载,说是叶洮奉命绘制设计图,并监造畅春园。最早出现错误记载的是张庚《国朝画征录》。此书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书中写道:“叶陶字金城,青浦人,其先新安籍也。善山水,喜作大斧劈。康熙中祗候内廷,诏作畅春园图本,图成称旨,即命监造。既成,以病赐金乘传归。寻复召人,以劳复卒子途。”此后,冯金伯《国朝画识》、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以及乾隆和光绪《青浦县志》等书,都沿袭“叶洮绘图并监造畅春园”的错误记述。

  事实上畅春园为张涟、张然父子绘图设计并监造,于康熙二十六年建成。竣工后张然以年老请求休致,获赐金驰驿南归,康熙二十八年卒于家。叶洮是在张然离去后接替他的工作的,他在康熙二十七年才奉诏绘图。他所绘制的是建成后的畅春园景观的表现图,而不是建园规划设计图。

  根据历史资料可以断定,叶洮供奉内廷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七年以后。他于康熙三十年请旨南归,获得皇帝俞准。三十一年又应诏北上,因劳累过度病逝于旅途中的涿州。对此,有多种史料予以证明。只要知道叶洮供奉内廷的年数,便可知他从何时起到内务府供职了。《国朝松江诗钞》卷三十四载有叶洮友人陈坦写的《哭叶琴川》诗二首,“其二”写道:“半生浪迹依长铗,三载承恩近九重。北望旅魂招不得,涿州城下草蒙茸。”此诗足以证明,叶洮在皇帝身边供职“三载”,即他是在请归的康熙三十年逆推三年,即康熙二十七年被召入内务府供职畅春园的。

  叶洮是以当时最负盛名的造园叠山艺术家的身份进入御园的。他的差务是接手张然的工作,是畅春园建成使用后的整修和增建工程,是监造新工程的设计和修建。关于此一时期叶洮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史籍也有一些珍贵的记载。《国朝松江诗钞》有载:“秦川则奉命绘畅春园图称旨,屡奉宸游,荷赐金绮。”钱金甫在《送叶秦川南归》诗中写道:“宸游到处奉恩辉,辞阙仍携交绮归。偏是山人甘野服,还家似制芰荷衣。”“上苑风光属畅春,亭台林麓画难真。世间欲识仙家事,须问曾游蓬岛人。”叶洮的好友王时鸿,曾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亲赴涿州奔丧,料理叶洮灵柩南归的事务。他当时写有《夜次涿鹿吊故友叶秦川》,诗载《江苏诗征》卷四十九:“点染灵台水与丘,山农日日奉宸游。布衣存殁君恩渥,何事浮生感去留。”诗前有序:“秦川以丹青名京师,儒冠野服与王公大人游。今天子召见畅春园,自称‘山农’,因命点染上林,堪称旨。明年假归,昨岁应召北上,夏五月次涿鹿,病疽道卒。友人鹿苍霖、钱鹤来经纪其丧于涿之城南僧舍。事闻,上悯然,敕南邦织造使资其丧归,仍赐葬金四十两,命有司恤其家。”

  这些资料为我们勾画了叶洮在畅春园的供职状况,及其丧事处理的经过。康熙帝对叶洮的工作非常满意,经常赏赐银两和绸缎,降旨奉宸游园。叶洮应召奏对时曾自称“山农”。钱金甫也曾在诗中写过“终朝相坐对山农”之句,诗注称“山农,秦川奏至尊时自称也”。可见,“山农”并非叶洮平日之通用名,而是在皇帝面前的自称。“山农”虽有普通平民百姓的含意,是一种谦称,但它又是叠山造园艺术家的代称。正如“山子张”和《红楼梦》中的“山子野”一样。叶洮离开御园南归以后,康熙帝仍然想让他继续修造和经营畅春园的山水花木,便又召赴京城。他闻知叶洮命丧旅途的消息,为之“悯然”,敕谕当时身为江宁织造的曹寅出资,安排叶洮的丧葬事宜,还赏赐白银四十两抚恤其江南眷属。

  叶洮在江南安葬十几年后,自怡园主人揆叙曾前往青浦凭吊,咏成《云间悼叶秦川二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这位杰出的造园艺术家的无限怀念之情:

  曾共郊园把酒卮,湖山胜处约追随。

  五茸春草幽寻遍,不见当年老画师。

  夜台沦落旧丹青,邻笛声残不忍听。

  千载鹤归知有日,未妨华表是华亭。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