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标题:女性护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晒后修复首选芦荟凝胶
夏天已至,女性们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防晒。因为暴晒时间太长,被紫外线晒红、晒黑、晒伤甚至晒出皮肤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在装备了遮阳伞、墨镜、防晒衣这些硬防晒装备之后,多数人还会涂抹一层防晒霜才敢放心出门。面对高温晴热,有的人因为怕麻烦嫌油腻,就裸着脸到处跑;有的人采用错误的防晒方法,造成皮肤过敏。究竟夏天女性该怎么防晒?
【防晒原理不同了解一下】
专家表示,防晒霜依据其防晒成分确实可以分为两类,即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霜涂在皮肤上泛白,慢慢才变得自然,有油腻感,因为其成分主要是微粒化的无机物,比如看起来像面粉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钛,如盐一样细而剔透的氧化硅。这些防晒物质或者颗粒会停留在皮肤表面,然后像镜子一样反射、折射或者散射紫外线,使紫外线不直接接触皮肤,以此对皮肤起到屏蔽保护作用,达到防晒效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学美容科医师段晓涵告诉记者。
另一种涂起来没有油腻感,非常轻薄清爽的就是化学防晒霜,它的有效成分是肉桂酸酯、樟脑类衍生物和氨基苯甲酸酯等气味芳香的芳香族化合物。化学防晒是对紫外线进行反射、吸收来达到保护皮肤的目的,这个过程中,皮肤和化学物质展开“亲密合作”,在吸收紫外线后将其转化为热能逐渐冷却消失。
【防护重点不同你知道吗?】
那么这两种防晒原理不同的防晒霜到底哪种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皮肤不受紫外线侵袭呢?
“两者都有防晒效果,只是隔离紫外线的侧重点不一样,物理性防晒主要还是对抗长波紫外线,化学性防晒主要是对抗中波紫外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周平表示。因为皮肤需要同时对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进行防护,而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都只能主要隔离这两种紫外线中的一种,因此不能简单的说哪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更好。
从安全性来说,敏感肌肤更适合物理防晒,因为物理防晒剂的颗粒相对较大,不容易与皮肤发生反应,所以对皮肤的刺激性小,比较温和安全。相反,化学防晒剂由于被皮肤吸收,刺激性相对较大,敏感性皮肤使用后可能引起发红、局部皮肤发烫等不适感或过敏反应。
【防晒也需“个体化”】
“皮肤敏感人群在夏天里最好不要化妆,甚至减少涂抹隔离霜、防晒品等。”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皮肤科陈向齐副主任医师说,任何防晒品其实都是化学防晒,基本都含有防晒剂,或多或少最终对皮肤产生刺激,接触了紫外线以后防晒剂也会发生变化,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疼痛、蜕皮。
实际上,人的皮肤对阳光中紫外线的承受力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防晒化妆品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个人肤质情况不同,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防晒品。还有,由于防晒品成分也是皮肤刺激源之一,可在先用基础保养品作为隔离后,再使用防晒品。此外,脸上长痘痘的人最好选择对皮肤刺激性更小的医用防晒霜。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理疗科副主任医师龚业青介绍,每个人的肤质不用,工作场所不同,所以选择防晒化妆品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油性皮肤的人,就应该选择清爽的防晒喷雾、乳液或者凝胶剂,尽量不要用油剂;而中干性皮肤可选择防晒霜或者防晒乳液,如果外出游泳则可选用防晒油。
通常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个人肤质选择不同的防晒霜——
(1)在室内工作:可使用SPF8-15/PA++的防晒剂,每4小时涂一次。
(2)室外(水边、高原):SPF30/PA+++的防晒剂,每1-3小时涂一次。
专家建议,在出门前30分钟提前涂抹防晒产品,涂抹的量以约1分币大小涂抹覆盖全面部为宜。一般用洗面奶即可洗净,如果是抗汗防水性的防晒油则需要借助卸妆产品,清洁后再涂抹保湿剂。
【老司机往往忽视车内防晒】
长波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强,可透过薄衣物、玻璃等,并可穿过皮肤表皮,到达真皮层。龚业青强调,紫外线的强度随季节、天气、朝夕的变化都不大,可以说只要有太阳,即便它被云层遮挡住都会存在。如果长期日光照射会加速皮肤衰老,让皮肤变得粗糙、皱纹增多、色素加深、皮肤弹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红斑形成。
龚业青指出,开车的老司机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左边靠窗位的手臂就比右比黑?紫外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很多人以为在车里就不会晒到了,往往疏于防晒。
大部分玻璃可以防得住紫外线短波(UVB),但防不住长波(UVA)。对于“老司机”来说,建议车的侧窗和后窗玻璃贴防晒膜,即可以防99%的紫外线。玻璃颜色以绿色最佳,其次是浅灰色。
【物理防晒其实有很多技巧】
“与其涂抹各种防晒品在自己的皮肤上做实验,还不如在烈日底下撑起一把遮阳伞。”陈向齐副主任医师建议说,在户外,黑色衣服抵抗紫外线的效果相对更强,厚的防晒衣比薄的防晒衣更能抵抗紫外线,刷有涂层的遮阳伞防晒、防紫外线的效果更好。
另外,多吃水果、蔬菜,比如黄瓜、土豆、西红柿,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保持皮肤水分,改善皮肤状态。远离烟、酒等刺激物品,尽量少吃芹菜、柠檬、茄子等光敏性食物。
虽然防晒霜能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侵袭,但是真的遭遇太阳暴晒,相比遮阳伞、墨镜、防晒衣这些硬防晒产品来说,防晒霜的效果还是弱了一些,更多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周平建议,公众在做好硬防晒的基础上再涂抹防晒霜,这样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龚业青说,“所以我们更推荐采用物理防晒方法。”首先强调避免太阳直射,尤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太阳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在这几个小时内应尽量减少晒太阳的时间。龚业青还提到,在选择防晒眼镜的时候,应选购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并尽量减少蓝光和紫光透过。镜面足够宽大能完全遮盖眼睛和眉毛。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视觉。
【晒后修复首选芦荟凝胶】
据英国《独立报》6月12日报道,夏天来临,皮肤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晒伤不可避免,因此,晒后及时修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长期伤害。
据护肤专家迈克尔博尔德指出,晒后护肤品的配方中通常含有大量浓稠的含油成分,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润肤屏障,皮肤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致使脸部炎症与灼烧感加重。此外,许多晒后修复护肤品中都含有化学物质和香料,这只会更加刺激皮肤,起不到舒缓修复的作用。
相比之下,芦荟凝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芦荟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是一种传统的草药,记载于公元前16世纪的《埃伯斯纸莎草书》和公元一世纪中叶老普利尼的《自然史》中,具有舒缓,清凉等作用,且无副作用。据海外一家皮肤诊所主任罗琳史莱文所说,芦荟对皮肤有直接的冷却作用,而从芦荟中提炼出的纯净、透明的凝胶除了能让皮肤中的热散发出来,还能锁住水分,作用温和,是晒后护理的首选。
然而,皮肤科专家表示,若晒伤引起的疼痛持续且剧烈,还是应该尽快咨询皮肤科医生。
(综合自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羊城晚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