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路演现场。
1月10日,“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文化IP创意赛道在北京歌华大厦开启参赛项目的路演展示。
路演开始前,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恩国,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肖红代表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为文化IP创意赛道评审团队颁发聘书。
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为文化IP创意赛道评审团队颁发聘书
参赛项目路演现场
参赛项目路演现场
参赛项目路演现场
在路演中,项目代表们带来了融合创意、创新,利用巧思设计打造出的多元化、高质量的ip文创形象作品,在展示其艺术性、文化性的同时,也通过选手和专家的交流、互动,为文化IP的形象衍生、价值转化、产品开发,进而形成文化IP产业链、生态链碰撞出更多火花。项目代表在完成参赛项目(作品)展示后,与现场专家进行互动答辩。
评审提问 互动答辩
大赛组委会邀请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秘书长殷秩松作为赛道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京文创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东城文创园区协会秘书长奚大龙,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副会长、原复星文化互联网投资集团联席总裁钱中华,北京银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副行长丁静元,魔豆投资创始合伙人于仁国,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李丹阳共同组成文化IP创意赛道评审团队,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项目(作品)的文化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品牌价值、引导价值、基础特性、开发前景等多维度进行现场打分。
文化IP创意赛道评审专家
文化IP创意赛道评审团队成员鲁晓波表示:
“本次文化IP创意赛道的参赛作品内容包罗万象,让我们既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又看到了对科技文化、户外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创意表达,还看到很多全新IP、潮流IP的原创开发。”
“这次赛道还有一个亮点,就是IP与科技深度融合。参赛作品使用8K、VR、CG、3D等等数字化技术,使得其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选手们瞄准科技产业,通过文化创新推动产业融合,激发大众探索创新热情,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从而助力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文化IP创意赛道负责人 殷秩松
文化IP创意赛道负责人殷秩松对赛道路演展示进行点评:
多元化机构介入IP领域
“今天的赛道路演让我们看到了如此多元的机构,普遍介入IP领域,普遍实施IP化策略,这是让人非常欣喜的,特别是国有产业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介入文化IP的开发会成为重要的文化IP发展力量。”
创造性转化需要年轻化的打开方式
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利用,要用当代的设计语言表达。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设计都很好,但年轻人不满足?因为年轻人需要年轻化的打开方式,不是优秀的文化IP在当代都能够引发共情,现代的表达、年轻化的打开和当代的意涵,才是文化IP创造性转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IP化’是让文化产业拥有更强生命力的有力法宝。北京建设国际文化之都,我们希望不仅是国家级、北京级的文化IP,甚至可以有更多世界级文化IP可以在这里打造,这才是我们应该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也是所有文化产业相关机构应有的担当。”
1月11日将迎来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路演原创剧本创作赛道的角逐。1月12日将开启文化创客赛道评审,各赛道专家组成联合评审小组,评选出优秀企业团队或项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