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赛道23个项目展示“文化+科技”实力 总决赛路演圆满收官

日期:2023-12-11 16:16    来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号:        

  12月10日,第七届北京市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文化科技融合赛道终评路演在经开区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举办。23个优秀项目代表展开竞技,带来一场前沿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的体验。

文化科技融合赛道23个项目展示“文化+科技”实力 总决赛路演圆满收官

  路演开始前,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裴小崴,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专班组长、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京代表大赛组委会,为文化科技融合赛道评审团队颁发聘书。

文化科技融合赛道23个项目展示“文化+科技”实力 总决赛路演圆满收官

  北京设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委员邱冀重作为文化科技融合赛道负责人,与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工业设计高级工程师宋慰祖,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凝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色彩材料创新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千哲,中信银行北京三里屯支行行长咸莹,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北京中轴线基金会项目部部长李新等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团队,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围绕项目的科技创新、文化价值、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知识产权、发展方向等维度进行专业评估并现场打分。

  本次总决赛终评采取现场路演展示10分钟,评委互动答辩5分钟的形式进行。

  《国广东方人工智能多语种内容译制配音制作服务系统》、《MAGIC虚拟空间创作平台》、《太空航班·数字航天科普之旅》、《全感超空间》、《灵境·人民艺术馆数字体验馆》等23个参赛项目代表依次进行路演。参赛作品展现了先进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生产、传播方面的优异成果,以及AIGC技术为文旅产品、电商零售、音像制作、对外教育等领域供给新场景,从而催生出新体验新消费,凸显出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的深度跨界融合。

  “空中影像”无需借助屏幕即可在空气中成像,“虚拟数字人”为车主提供全时全域情感陪伴及服务,“AI多语种配音系统”可采集现实声音并自动翻译成54个语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科幻场景变为现实,向观众展现未来已来。

  互动答辩环节,专家评委与选手们对路演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专业性点评指导。

  针对部分项目存在的客户定位问题,评委王雷给出建议:

  疫情之后旅游行业正在复苏,零碳营地是个非常好的新能源发展方向,但相较于传统营地,零碳营地的建设成本要增加很多。目前参赛项目定位为轻奢,但要考虑目前旅游业的消费特征,提前对客群进行精准画像,才能找准获客渠道。

  对于校园文创的未来发展方向,评委郝凝辉提出见解:

  参赛项目在C2M方面取得了一些营收,但你们要考虑未来壁垒在哪里。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AIGC生成图片等功能,目前很多公司都拥有这种技术。没有自己的加工厂或生产企业,很难实现真正的C2M。

  全部选手完成展示后,文化科技融合赛道评委宋慰祖和赛道负责人邱冀重对路演进行了总结。

  从第一届文创大赛到今天第七届,可以看出来,参赛项目在不断变化,正如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演进,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最早的参赛者关注的是如何创建文创产业园区,第二、第三届开始出现数字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创相结合的项目,如微型无人机等。

  今天,我们进入数字文创新时代,所有项目都围绕数字技术在发展,比如AI技术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演进平台服务未来产业等,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跨界融合的意义在于拉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

  在数字化经济发展中,文化的引领性和支撑性才是未来发展核心。文创产业的支撑平台、商业模式、产品开发、设计方向及运营机制,是基于当今数字时代的发展新方向。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要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就要把历史和文化融入到当今数字技术中,文化的自信和科技创新双向赋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是文化科技融合赛道应该做的事。

  文化科技融合赛道负责人邱冀重:

  文化和科技融合赛道突显了科技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市场应用亮点。23个路演项目集中展现了这一特色,主要以元宇宙、AIGC等数字化领域为重点,并在不同行业打造了多元化的市场化落地项目,如元宇宙前沿科技展示体验中心、AIGC的3D引擎以及AIGC数字内容IP孵化平台。这些项目不仅构建了完善的数字类项目体系,还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项目不仅为视障人士的社交服务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有效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同时,也有响应环保循环经济的号召,打造的零碳经济文旅露营地系统,推动绿色生态的发展。

  总体来看,这些参赛项目将前沿科技与文化创意紧密结合,为市场应用开拓了无限可能,展示了文化和科技融合赛道的独特魅力与前景。

  北京作为文化之都和科技之都,未来可以利用通用人工智能赋能更多产业,形成增量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我们可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服务,进一步加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上寻求新路径、实现新突破。

(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供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