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频发 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日期:2023-11-17 09:59    来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号: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构建工业元宇宙、赋能制造业为主要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以虚实相生的应用需求为牵引,以培育元宇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抓手,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合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性谋划、工程化推进、产业化落地,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大任务:即“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发展目标明确,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产业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技术体系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3—5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工业元宇宙发展初见成效,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形成一批标杆产线、工厂、园区。元宇宙典型软硬件产品实现规模应用,在生活消费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新政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修订,将对低效楼宇、老旧厂房和片区统筹改造三类项目给予支持,支持方式分为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其中投资补助方式是对低效楼宇改造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的比例、老旧厂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贷款贴息方式是对改造升级项目发生的银行贷款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给予不超过2年的贴息支持。新政更加突出产业引领,支持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造后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业态,并针对重大产业项目及重点企业落地、入驻率等提出具体的改造目标。升级后的空间也将更加“绿色”和“智慧”。按照要求,建筑本体改造时也要同步实施高水平的节能绿色化改造,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率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同时,新政突出数字化转型,鼓励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楼宇和智慧园区。改造建筑周边的居民也会因升级而受益。按照政策,这些空间的升级也要突出对街区层面的公共服务织补,促进产业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衔接和联动,通过营造共享生态、打造开放空间等方式补齐周边公共服务功能,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提出鼓励展会主办方与北京市重点商圈、特色餐饮集聚区、文化街区、产业园区等加强合作,促进会展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展、商务、文旅、体育等融合发展,聚焦重要节庆赛事,策划专场发布、专项展览、颁奖盛典等综合性活动,培育一批动漫、国潮、极限运动等深受年轻消费人群喜爱的精品活动,促进流行文化、时尚体育、潮流消费融合发展;依托珠宝展、家博会等展会平台,吸引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推动展会与消费季活动合作互动、相互赋能。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基金旨在对节目创作生产全流程予以支持保障,设置剧本扶持、摄制宣推扶持及奖励三大类别,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宣传推介、播出奖励全链条,涵盖网络视听节目全品类,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微短剧、网络动画片、网络纪录片、网络综艺节目、网络视听专题节目、网络音频节目(含广播剧)、系列短视频九大类别均可申报。此外,网络视听节目基金资助还在两个方面做出重要调整:其一,提高对重点项目的资助额度,其中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节目等类别每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1000万元;网络微短剧、网络动画片、网络纪录片等类别每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300万元。其二,根据网络微短剧积极创新创优的实际情况,将网络微短剧资助额度提高为剧本扶持资金最高20万元,摄制宣推扶持资金最高30万元,奖励资金最高50万元,单部最高可获得100万元资助。未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进一步突出导向引领,坚持“扶优、扶强、扶新、扶特、扶原创”,放大基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为持续提升文艺原创力与创新力做出更多有益探索与不懈努力,打造“北京大视听”引领创作、凝聚人才、推出精品的生动格局。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在规模方面,文化产业百强企业资产规模4168.11亿元,营收总额3038.35亿元,比上一年上榜企业分别增加41.2%、5.2%;净利润125.89亿元,同比上涨29.8%。在文化业态方面,文化核心领域企业78家,文化新业态企业52家,文化数字融合发展转型成果显现。在创新能力方面,今年文化产业百强企业国内有效专利17871项,增长57.3%;国内有效商标29527件,增长14.1%;参与标准制定387项,增长97.4%。研发费用145.07亿元,人均研发费用47.88万元,比上一年上涨12.0%,企业人均劳动产出285.83万元,较上一年上涨29.0%。在区域分布方面,在本次榜单中,海淀区上榜数量最多,共有23家企业上榜,其中包含爱奇艺、快手、新浪微博等众多知名文化企业,资产规模达2276.10亿元。朝阳区上榜企业19家,泡泡玛特、蜜莱坞、掌阅等均有上榜。在代表企业方面,本次上榜的TOP10企业分别为畅游时代、利亚德、石头世纪、竞技世界、昆仑万维、泡泡玛特、嘉德投资、微梦创科、蜜莱坞、当当网,其中8家为数字文化领域。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设计周在京津冀70余处场所、共约350万平方米空间内举办的1000多项展览、论坛、竞赛、工作坊、发布、市集等创意设计活动,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位设计师和1500多家设计品牌和设计机构参与其中。国内外350多万观众参与活动,另有8000多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参与。北京已构建世界设计周网络。本届设计周上国际资源汇聚,凸显了北京的全球影响力。由北京和维亚纳共同发起的设计名城对话活动,邀请全球22座城市的50余位代表前来。2024年的国际设计合作计划也已开启。设计周组委会与法国艺术工会签署合作协议,将于明年在京落地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同时还与米兰儿童设计周签署协议,将于明年开展深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设计服务。在本届设计周的主论坛上,线上线下800多万人共同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设计思维”。在设计周重要活动之一、第二届航天国际科幻季上,航天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数十项航天硬科技向设计行业公开,以期促成转化合作,这是设计周向硬科技创新迈出的重要一步。设计周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的“妙摹时尚”展,也展示了AI辅助设计、3D打印辅助生产等产品。设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设计周重要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上,中国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预告片亮相。借助扩展现实技术,传统话剧舞台有了超高超大尺度的纵深感。在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方面,设计之旅的重要站点长辛店,其城市更新中植入了《觉醒年代》IP,在设计周前门西区分会场上,“前门西区”品牌于中秋夜首次亮相。突出戏曲文化、承载厚重文脉,前门西区的城市更新计划,将时尚引入历史文化场景,将历史文化场景进行现代化呈现与表达。

新政频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近几年,西城区积极落实北京市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战略,大力开展相关工作。西城区演出场所规模庞大,全区共有营业性演出场所经营单位46家,占全市23.3%,舞台50个,观众座席32523个,这些场所,既有体现现代艺术的地标性建筑设施,也有呈现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设施,还有综合性文化艺术园区。此外,西城区还有以商业综合体、历史建筑、产业园区为主要类型的演艺新场所以及正在冉冉升起的演艺新空间。另外,西城区具有优质集聚的文化院团,在西城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共计77家,其中,像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等“殿堂级”团体18家。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区也是北京市唯一拥有区属专业艺术演出团体的区,北京风雷京剧团、北京杂技团、北京皮影剧团3家区属艺术院团在演艺界也颇具影响。未来,西城区将继续打造国际水准的精品演出,提升西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挖掘区域资源潜力,更加深入推进与国家院团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好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创作西城特色的原创作品。

(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供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