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俨.jpg
做平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2003年,刚刚毕业的李俨怀揣梦想,走进了周口店遗址的大门,能够到远古人类家园、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工作,让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一直秉承着“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是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的信条,近20年始未曾改变。
参加工作时,正值周口店遗址“市院共建”体制初建立,所有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在管理处领导帮助下,他开始负责遗址保护工作。他不是科班出身,这项工作更是与他所学专业八竿子打不着,又没有工作经验,但这一切的困难和挫折并没有让他畏惧和退缩。他在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学习和积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文物保管与鉴定专业本科学业。2008年他被任命为遗产办公室主任,负责遗址保护,先后参加了周口店遗址27个化石地点调查、27个化石地点地质病害调查、植物资源调查等工作,走遍了遗址每个角落,探寻了遗址能够进入的所有洞穴。参与了《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修订、遗址环境整治、新博物馆建设等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四期遗址加固保护工程。2009年他负责周口店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周口店遗址成功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年来他不断奔波于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各级政府间,问政策、跑手续、写材料、请专家,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相关专家、管理处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与赞扬。
2004年在管理处领导的指引和支持下,李俨开始推进遗址的监测工作,先后到敦煌、苏州园林学习遗产监测理念和技术,从最原始人工到各化石地点测量温湿度,到邀请古人类学、地质学、工程力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编制遗址监测总体方案,申请国家文物局支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学习研究、勘察测试。终于,2012年,周口店遗址监测中心作为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之一,正式挂牌成立。经过3期建设,现在遗址监测已实现岩体稳定性、遗址大环境因素、洞穴微环境因素等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结合人工巡视检查,基本建立了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体系,2020年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上,周口店遗址监测报告获得“2019年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优秀监测年度报告”,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监测项目获得优秀监测成果案例。但是他依然常说:“这只是遗址监测工作的开始,我们虽然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一定要让这些数据服务于我们的遗址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联合专业团队,开展数据的分析研究。”目前,正在推进周口店遗址监测与预防性保护研究项目实施。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遗址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2008年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之中,经过公开征集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反复修改上报审批,最终确定了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的保护建筑方案设计。但是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又有了不一样的心情,这项保护工程是在文化遗产核心区施工,如同在刀尖儿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影响,虽然施工之前已经进行了七年论证,但谁又能保证施工时不会出现突发状况。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避免施工时出现任何问题,他不分昼夜,每日穿梭在施工现场,与工程师们一起见证保护建筑一点一点建成。2018年,“十年磨一剑”的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如期竣工,他这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异形曲面造型的双层钢架结构,将现代文明的领先科技深深烙印在远古文明的历史长河,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高高竖起了大拇指。工程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美国、英国等国际专家,国内各级领导和业内专家,以及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中国钢结构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保护类唯一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创新奖”。他个人也荣获中国建筑学会2015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建筑金奖、2021年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随着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上的广泛引用,他意识到科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2015年开始推进周口店遗址整体三维数字化测绘与保护项目,经过不懈努力,于2020年付诸实施。通过控制测量、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建模、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打造数字化周口店,包括档案数字化、化石地点和馆藏文物三维扫描、遗产区和缓冲区无人机倾斜测量、监测系统提升、数据分类和数据库建设,同时运用三维数字化与AI还原技术,打造沉浸式展示项目——“遇见祖先”,带领公众倾听自然、触摸历史、对话远古、沉浸体验,为文化遗产展现与利用创造无限可能。从方案编制,到项目实施竣工,历时6年于2021年8月全面完成并向公众开放,为进一步做好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提供了保障。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平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20年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站在周口店遗址保护的最前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周口店遗址保护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努力践行着做好文化遗产守护者的承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