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所在的周是“家庭教育宣传周”,5月15日也是“国际家庭教育日”。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结合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热点问题,北京博物馆学会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北京博物馆学会行业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主持召开了“博物馆与家庭教育”线上研讨会。来自国家及北京市文物、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以及相关博物馆、学校、文化企业领导及共计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温暖的话语中饱含着真挚的感情,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构成“千家万户”的一个个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学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增强,参观博物馆正逐步成为人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面向家庭与青少年推出了许多展览、讲座及特色活动。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博物馆学会推出的,以家庭群体为主要客户目标的《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票》已连续发行20余年;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及郭沫若故居徐悲鸿纪念馆等八家名人故居推出的大手拉小手、小小志愿者、特色研学等面向家庭与青少年的各种特色活动深受社会关注;全市博物馆面向家庭的各具特色的夏令营、冬令营及周末文化与科普活动更是一票难求,成为时尚文化产品。新时代,北京地区博物馆应如何利用优势条件,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首都优势做好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热烈交流,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与具体建议。与会者纷纷表示,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博物馆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博物馆要履行好社会教育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教育搭建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