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科学秀——长了胳膊和腿儿的鱼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中国古动物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组织开展5.18博物馆日相关的科普活动。以科普讲座与科普剧相结合的形式,将知识融会贯通,公众不仅能收获丰富的科普知识,还能欣赏一场别致的以古生物为主题的科普剧,同时还能提高中国古动物馆的外界影响力。
三、活动内容概述
1、科普讲座:鱼祖长腿四亿年——肉鳍鱼类的前世今生
讲座老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幼安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志留纪、泥盆纪鱼类研究
讲座内容:从科学角度重述活化石空棘鱼类拉蒂迈鱼的发现历程,回溯20世纪科学界对空棘鱼和肺鱼类哪个与四足动物更近的争论与答案,强调脊椎动物、有颌类、肉鳍鱼类、空棘鱼类、肺鱼类、四足形类、四足动物以及目前已经不再使用的总鳍鱼类等科学概念,普及人从鱼形祖先演化而来这一科学事实,讲述张弥曼院士在化石肉鳍鱼类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等。
讲座时间:2019年5月18日14:30—15:20
讲座地点:中国古动物馆一楼报告厅
2、科普剧:《拉蒂迈鱼奇遇记》
剧本内容:
现在所有的四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都由古代的肉鳍鱼类演化而来,这是毫无疑问的。肉鳍鱼的家族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亿年,拥有肉嘟嘟的偶鳍,就像长了胳膊和腿一样,鱼鳍上不仅有肉,里面还有骨头。
该剧节选了四足脊椎动物祖先空棘鱼类代表——拉蒂迈鱼,随着它被人类的发现,证实原本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空棘鱼类仍然生活在地球上,通过本剧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脊椎动物由水登录的演化知识。
(1)专业导演指导
为提高科普剧的演出水平,我馆邀请到了北京戏曲艺术学院的导演进行为期一周的封闭式排练,演员经过精挑细选,合理分配每个人的角色。
(2)人物简介
渔民甲、助手——串场角色。
渔民乙——串场角色。
艾迪——资深古动物发烧友,喜爱看书,钻研执着,但因为左脸上的红色显著胎记,很少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也因此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更爱和书本上的那些古动物“交流”。拉蒂迈鱼——身长1.5m,全身覆盖着蓝色的坚硬鳞片,听力出色,但因为生活在深海,导致视力退化严重,艾迪所变成的拉蒂迈鱼在左脸处有相同的红色胎记。
拉蒂迈小姐——在南非一个小镇的博物馆里工作的年轻女孩,在一次挑拣海洋生物标本时偶然发现一条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并拥有肉质肢体状鱼鳍的鱼,她决定将这条不同寻常的鱼运回博物馆并请人鉴定。在一人一鱼的博物馆里,究竟发生了那些奇异的故事,敬请期待吧!
演出时间:2019年5月18日15:30—16:00
演出地点:中国古动物馆一楼报告厅
3、“史前部落”亲子互动乐园
博物馆日当天,家长和孩子到中国古动物馆不仅可以参观游玩,了解古生物演化知识,到东厅史前部落与恐龙们一起亲密互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还能坐上时光机器,与霸王龙零距离对话!好看,好玩,孩子一定会喜欢上的亲子科普互动乐园!
项目介绍:
(1)会说话的恐龙
近期,咱们古动物馆里迎来了一位有头有脸的新成员——霸王龙!哇!这个霸王龙机器人能够自动进行人脸识别,精准判别游客的男女性别及年龄,游客走过,它一准就能认出来。它不仅能歌善动,你站在它面前,还能和它对话,不信你来试试!
(2)魔幻化石沙池
这片沙池埋藏着恐龙化石,快挖!让我们重现这些史前生物的辉煌!
(3)奇妙恐龙涂鸦
化身神笔马良,创作属于你的恐龙小宠物,保护它在它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4)奇幻恐龙图册
让远古生物与跃然纸上,我们要把恐龙复活,让它们跟着你一起动起来!
(5)远古入侵
窗外的恐龙们正在猎食,小心别被发现了,它们可是会破窗而入的!
(6)会飞的翼龙
选择心仪的翼龙与背景,通过控制翼龙的飞行航向,开启闯关之旅。
入园须知:
时间:9:00—16:30(最晚入场时间16:00)
场地:中国古动物馆一层东厅
票价:小孩59元/人,家长10元/人
4、博物馆参观与定时讲解
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正常为大家开放。馆内按照古动物的演化序列划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五厅(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特展展厅)。展品之精美、种类之齐全,堪称亚洲第一、中国之最。
固定讲解时间为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来古动物馆的小朋友及家长不仅能玩得开心还能收获丰富的古生物知识。
5月18日,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古动物馆的科普讲解老师,来一场穿越时空的震撼之旅吧!
5、达尔文试验站体验化石修复
达尔文试验站是由中国古动物馆建立的全国首个学习修理化石的平台,也是唯一一个化石修复体验的平台。在这里,喜欢古生物的同学们可以体验精美的化石是如何从一块看不出来任何特征的石头被一点点修复,露出动物痕迹的神奇过程。
达尔文实验站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资深化石修理老师指导建设,实验站内配备了专业的设备,如修复化石专用的气动雕刻笔、刷子、手捻、剔针、洗耳球、显微镜、放大镜。达尔文试验站长期从各地收集动物化石,邀请有耐心的资深化石修理专家讲解化石的形成、分类及意义,手把手教授修理化石的方法,讲述修理化石时需要注意事项等。
活动流程:
1、观看古生物学家刻苦、耐心修复化石的视频
2、老师讲述各种修复化石专用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3、老师讲述修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孩子们自己动手修复
5、修复的古生物化石可以带走
活动意义:
化石修复体验能够让孩子们迅速学会并掌握修理化石的要点,锻炼孩子专心致志做事、刻苦耐心研究的意志力,让孩子们通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会持之以恒,并学会如何再现史前的神奇。达尔文实验站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让大家有去触碰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神奇的机会,体验古生物学家们为此付出的艰辛。
6、寻找有孔虫
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至今种类繁多。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食物为硅藻以及菌类、甲壳类幼虫等,个别种的食物是砂粒。有孔虫是浮游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重要的食物来源。
孩子们在老师专业指导下把像颗粒状的细沙放在显微镜下,通过显微镜寻找有孔虫化石,有孔虫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像珍珠,有的如同贝壳,有的呈螺旋状……有孔虫,在古生物学家的眼中,这些姿态各异的小东西,就像在无声地念诵一部海洋史诗。这种古老的单细胞动物,在海中出生、死亡,留下遗骨,也给人类留下了解开自然谜题的线索。
四、活动说明
入馆前请大家在门口售票处自行购买博物馆门票。
票价说明:
全价20元/人;
半价10元/人(优惠人群:现役军人、60岁及以上的老人、1.3米以上学生),不包括研究生和成人教育;
残疾人、1.3米以下儿童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