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137件精品文物

日期:2023-05-09 09:27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汇聚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137件精品文物 邂逅多彩大明 品鉴文化盛宴

  自洪武到崇祯,明代共经历了16帝17朝,国祚之久仅次于唐代与清代。其中,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当数第13位皇帝万历帝朱翊钧,他的统治时间长达48年。在这期间,多变的政治环境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当时的社会呈现出繁荣的风貌与多元的时代特征,极大促进了晚明文化艺术的兴盛。

  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汇聚了来自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的137件展品,通过“以礼永续”“物里乾坤”“放眼世界”三个单元,将一幅呈现万历年间社会风情与皇家生活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铺开。

  观展·亮点

  现存唯一一件帝王金冠

  852根金丝手工编织而成

  展厅中,一顶金光闪闪的帽子独享一个展柜,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地位。它的官方名称叫“金翼善冠”,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件帝王金冠,也是此次展览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来自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策展人王宴姝说,翼善冠是皇帝穿常服时所佩戴的帽子,因帽子的折角向上如同一个“善”字,所以名为翼善。定陵一共出土了三顶翼善冠,形制相同,只是质料不同,其中一顶就是这件金翼善冠,另外两顶是乌纱翼善冠。“金冠出土于万历帝棺内右上角的一个小圆盒里,因此我们推测,它可能是万历帝生前最喜欢的一顶帽子。”

  最让人惊艳的还是金冠的制作工艺——由852根0.2毫米的金丝纯手工编结而成,采用了掐丝、码丝、焊接等多种工艺,通体却看不到任何的接点和断丝,可谓是明朝金银制作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作。稍微凑近,可清晰地看到,金冠上两条左右对称的金龙昂首相对,中间镶嵌了一枚火珠;似乎下一刻,两条金龙就要凌空而起,堪称是金冠的点睛之笔。“这里是金冠造型里最生动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难制作的部分。”王宴姝说,制作这样一顶金冠需要耗费能工巧匠数十年的时间。

金翼善冠

金翼善冠

  体量最大青花瓷大缸

  首次走出库房与观众见面

  步入展厅,观众绝对不会错过一口青花瓷大缸,这是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展品。“布展的时候,我们七八个工作人员都抬不动。”王宴姝说,展出的青花云龙纹缸是一件陪葬品,出土自定陵,类似的器物还有两件,分别放在玄宫中殿万历帝及两位皇后的神座前。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口大缸是首次走出库房与观众见面。

  这么大的大缸是为何用?答案藏在内部。凑近看,缸内表面似乎附着一层黑乎乎的脏东西,“这其实不是灰尘,而是燃烧过的痕迹。”王宴姝接着揭秘,刚出土的时候,缸内储有油脂,经鉴定表面油脂为蜂蜡,大概5到6厘米厚,下部为植物油;油面中心还有灯芯,顶端有燃烧过的痕迹,大概是由于玄宫封闭后缺氧而熄灭。专家据此推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长明灯”。“古代君王在陵墓中放置长明灯,是希望陵墓可以像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因为要储存足够多的油脂,所以缸的体积一定要足够大。”大缸的颈部还有一行小字,从右向左连起来为“大明嘉靖年制”。“大件瓷器的烧造极为困难,非常考验工匠的能力。到了万历年间,这个工艺已经基本失传了,所以万历帝用的是他祖父年间的大缸。”

  展厅中最小的一件文物同样出土于定陵,只有啤酒瓶盖大小,是一件青花云龙纹盒。盒子遍身饰有海水江崖和龙纹,上面的龙也是定陵出现的最小的龙。“它出土于孝端皇后的棺内,我们推测它有可能是孝端皇后的胭脂盒。”王宴姝指着盒内残留的褐色块状物体接着说道,“这些有可能就是胭脂。”

  十二龙九凤冠

  奢华待遇告慰逝者

  定陵出土了四顶皇后龙凤冠,分别是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其中,十二龙九凤冠(复制品)在展厅中惊艳亮相:龙凤交错,口衔珠宝串饰,之间还插饰着翠云、翠叶。数百年过去,龙凤冠依然不失富贵光鲜,尽显雍容华丽。

  从规格来看,其主人生前应该享尽荣华富贵。事实上,主人孝靖皇后生前并无机会佩戴。王宴姝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孝靖皇后原为慈宁宫宫女,生前不受万历帝的宠爱,诞下皇长子的她不仅没有实现母凭子贵,反倒在宫中受尽冷落;去世时,皇贵妃的身份使她没有资格和万历帝合葬在定陵。直到其孙子朱由校即位后才为她正名,追封了孝靖皇太后的谥号,并将她的陵墓迁到了定陵。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二凤冠也是朱由校为自己的祖母追加的陪葬品,使其在死后多年终于享受到了皇后的待遇。

  谥册谥宝联袂展出

  讲述孝端皇后的人生故事

  展厅中,有两件展品为我们讲述了整个展览另一主人公孝端皇后的人生故事。它们是孝端皇后的谥册和谥宝,为首次对外展出。

  王宴姝说,孝端皇后王氏是万历帝的原配妻子,她素有孝慈之称,居皇后之位长达42年。去世后,万历帝尊谥其为“孝端皇后”。展出的谥册和谥宝均是其孙朱由校下令制作并陪葬。其中,谥册共十版,第二至第八版刻着正楷谥文。仔细看,还能看出“孝孙四皇帝臣由校”的字眼。谥宝是古代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玺印,上面雕有龙钮,钮与印可以分开;该谥宝的印文为篆书“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宝”。

  展览还展出了孝端皇后生前佩戴的簪子,朴素典雅的风格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她本人淡泊温和的性格。

  观展·解码

  灯箱造景感受明代风情

  展览还打造了多处景观,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明代风情。步入第八展厅,掀开透明的纱帘,迎面便是一幅生动的明代中期苏州的社会生活图景,图景两侧亮起的灯笼更添别样韵味,吸引观众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画作为仇英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次,主办方从馆方得到授权,将高清大图呈现给观众。绘制时,仇英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布局,从郊外到虹桥、城门、城内大街,再到城外,2000多个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从书坊、纸铺到当铺、纱罗店铺,画卷涵盖了明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图证。

  灯箱造景对面,便是一处名人书房。受湿度等因素限制,书房展出的是现代仿明家具,不过,观众依然可以从流畅的线条、简单的造型、素雅的布局中,感受到明人的审美情趣。未来,主办方还将在此举办相关互动活动。

  拓展阅读全方位了解历史

  《天工开物》《牡丹亭》《徐霞客游客》……展览展出了一批明代典籍书影。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说,观众可以将该展览与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对照来看,进一步了解明代文化艺术、科技医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普通读者也可以在看展之后,走进国图各个阅览室开展拓展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万历时期的方方面面。张志清还列出了书单:通俗看《明朝那些事儿》,细节看《万历十五年》《显微镜下的大明》,全面看彭勇的《明史》、樊树志的《明史十二讲》、孟森的《明史讲义》、南炳文的《明史》,追溯看二十四史《明史》、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这就是在国家图书馆看展的妙处,读者可以不断拓展视野和深度,去捕捉自己感兴趣的每一个话题。”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第八展厅

  票价:58元至88元

  购票方式:小程序“博物观世界”或猫眼、大麦、摩天轮等合作平台购票

  展期:至8月29日

  (牛伟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汇聚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137件精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