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作家群“北上” 6位作家聆听评论家点评
原标题:昆明作家群“北上”,6位作家聆听评论家点评
在当下中国文学版图上,云南作家是一支文学劲旅,以具有异质性的写作特征和独特的民族地域色彩而留下鲜明印记。由中国作家网、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从西南崛起——昆明作家群北京研讨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用“远方的上方有一片灿烂的文学风景”,来描述他对云南文学的总体印象,不仅因为云南拥有烂漫壮观的高原自然景观,也因为深深扎根于云南大地之上生发出来的独特的文学景观。他表示,云南的出版人、作家对所处这片土地的自我认识和建构使得他们的作品都极具辨识度。
作为研讨对象的6位昆明作家,也正是这一从西南崛起的云南作家群的重要组成。张庆国的创作体量丰厚而庞大,是中国当代文学图谱中一位“贯穿式”的实力派作家;半夏的写作在当代散文和非虚构创作中独树一帜,她关注山川风物、鱼虫草鸟等一切大地上的生命;陈鹏的作品充满了实验性和形式感,其内里充沛着生机和创造性的锐利感;包倬的创作体现出一种幽默感和对现实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对一闪而过的瞬间迅速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文学性的升华。这次与会研讨的还有两位诗人胡兴尚和祝立根,因此从文体上来讲,6位昆明作家中有小说家、非虚构作家、诗人,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的关系。现场,徐可、顾建平、张莉、西渡、陈涛、丛治辰、李蔚超、周伟驰、李朝德等学者、评论家对昆明作家的创作进行了点评。
张庆国的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他热衷于先锋式的写作,不过近几年,他的文学观点发生了转变,作品选择更多地“落在实处”,有了更强的现实性。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犀鸟启示录》2023年获得了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这次,张庆国提供了《马厩之夜》《如鬼》《黑暗的火车》等3个小说文本。评论家徐可评价他融合了诗人、小说家和学者的气质,他的写作沉着、用心用情、技巧娴熟。其中,《马厩之夜》是一部指向历史深处和生命本身的文本,在叙述的方式上具有很强的个性与探索性。
胡兴尚是此次研讨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在云南乡间,做文学期刊编辑之前在泰国当过汉语教师,在国内中学做过高中语文老师,在基层政府工作过,也驻过村。可以说,诗歌陪伴他辗转于都市、乡野、异域、远郊……他认为,无论是经验写作还是直觉写作,诗歌的生成都借着某种当下和在场的力量,与特定时空相呼相应。评论家周伟驰认为胡兴尚的诗总体倾向于哲理,是由思考而成诗,有一种传统深厚的感觉,与完全世俗化的生活截然不同。
云南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缪开和表示,这场聚焦昆明作家群的研讨会,从西南崛起,一路北上,对云南作家、昆明作家都有着重要意义,更代表了一种愿望和诉求。他希望昆明文学、云南文学能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