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绣年度成果展惊艳亮相

日期:2023-01-18 09:4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 粤绣年度成果展惊艳亮相
  • 粤绣年度成果展惊艳亮相

  原标题:非遗作品与数字技术相遇,粤绣年度成果展惊艳亮相

“文化之美·绣色可观: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

  “文化之美·绣色可观: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30日,中国农历新年大年初九。

  绣色可观的展厅面积仅200平米,但展品内容却非常丰富,共有口罩作品236件,大师作品8件,粤绣藏品1件,VR数字作品2件,刺绣工具若干。本次展览旨在尝试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嫁接,探索非遗作品在现代语境中的表达。

  素有“潮州小城”之城的龙湖古寨曾是粤绣项目成果展的首选地,古寨中有几处极富特色的空间,其中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被称为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方伯第,是难得的中西风格兼备的潮汕特色民间建筑。另有一处荒废的旧院落,别有一番经风霜而不倒的坚韧。这几处空间都不同程度暗合了粤绣的气质。据介绍,尽管本次展览无缘在潮州举办,但展览团队没有完全放弃之前的想法,而是将潮州古建筑以艺术化的方式映射在工美馆展厅中。

  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是,设计师利用像素化处理的古建筑图片、镜面、珠帘,塑造了阿婆祠和空院落的空间意象,搭建了与方伯第格局一致的主展区,并利用镜面将其无限延伸,在放大空间的同时,提升观众观展趣味。另外,展览团队也使用彩色麻绳、线卷轴等物料丰富空间。最终,粤绣展厅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空间风格,也弥补了空间面积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展出了一幅创作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6米长的《“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潮州市忠勉绣庄收藏)。彩眉上,当时的绣工以潮绣工艺栩栩如生地刺绣出鲤鱼舞、潮州大锣鼓、舞狮、舞龙等劳热的经典场景。这幅作品不仅是对潮绣工艺的展示,更是对潮州民俗活动的再现。展览中,这幅绣品搭配其中使用的刺绣物料、特色针法和纹样的详细说明,带领观众系统了解粤绣工艺和岭南民俗文化。

  该展艺术总监何为更是受粤绣和“劳热”的启发,带领咀嚼间团队创作了作品《非遗数字计划-龙珠系列》和VR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非遗数字计划-龙珠系列》选取粤绣经典纹样,分别针对粤绣的针法、颜色、立体感等特征,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创新的数字化演绎。《祠堂香火》则通过数字程序,将粤绣幻化成斑斓涌动的神秘“生命体”,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虚拟沉浸的粤绣“元宇宙”世界,跟随作品《“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中的节庆游行队伍,亲身体验地方热烈的特色文化氛围,并走入澄澈通透的数字岭南祠堂空间,开启一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虚拟旅行。

  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粤绣创新口罩展区也是一大亮点。146个粤绣口罩分布在各色的头模之上,以刺绣纹样装点人的面部,花草鱼鸟龙凤蝴蝶也仿佛更鲜活有趣了起来。这些作品都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的学员们完成。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极富挑战的创新尝试。(路艳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