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古代的小朋友们原来这样过六一

日期:2019-06-03 10:39    来源:北京艺术博物馆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中间儿童所梳的发型就是“总角”

  “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在《列子﹒仲尼》中:“尧乃微服游与康衢,闻儿童谣”,“儿童谣”这里就解释为童谣。在古代,儿童通常留有垂到眉毛的短发,叫做“髫”,因此“垂髫”、“髫年”代指儿童。儿童的另一个代名词叫做“总角”,因为古代的儿童还有将头发分成左右分别在头顶扎成结,因其形如角,故称“总角”。

  图中三个小朋友围着一个大水缸看金鱼。另外在图的右上方还绘有一只蝈蝈,图中描绘了三个小朋友一起看金鱼、抓蝈蝈的游戏场景。

  哇塞!古代的小朋友经常可以聚在一起玩儿游戏哦!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上图中的小朋友扑蝴蝶的、放风筝的玩儿的不亦乐乎。真是“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在《列子﹒仲尼》中:“尧乃微服游与康衢,闻儿童谣”,“儿童谣”这里就解释为童谣。在古代,儿童通常留有垂到眉毛的短发,叫做“髫”,因此“垂髫”、“髫年”代指儿童。儿童的另一个代名词叫做“总角”,因为古代的儿童还有将头发分成左右分别在头顶扎成结,因其形如角,故称“总角”(见图1)。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中间的儿童所梳的发型就是总角

  图中三个小朋友围着一个大水缸看金鱼。另外在图的右上方还绘有一只蝈蝈,图中描绘了三个小朋友一起看金鱼、抓蝈蝈的游戏场景。

  古代的小朋友经常可以聚在一起玩儿游戏。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上图中的小朋友扑蝴蝶的、放风筝的玩儿的不亦乐乎。真是“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小朋友多了难免搞点儿恶作剧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捉迷藏,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种儿童游戏,捉迷藏目前还是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呢(没想到吧)。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他们正在玩儿抽陀螺游戏。抽陀螺可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游戏,已经流传了千年喽。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这三个小朋友正在踢毽子,这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始于汉代,到了明清时期,这个游戏更加流行。《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手舞脚踏,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

  小朋友们不要以为古代的小孩儿只知道玩游戏,他们也是要学习滴——在传统观念中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古代的小朋友们上学学习的内容很多,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不仅功课要念得好,艺术素养也是积极培养中的。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切磋琴艺,欣赏优美的曲子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桌上有书,恐怕他们是在“飞花令”。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不要以为现在才流行玩儿乐队,古代的孩子们文艺细胞也很丰富,早就开始组乐团了。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这个乐团里,还有耍狮子的。(呵呵)

  当然过去也有学习不好的小朋友,他们会怎样呢?

  北京艺术博物馆祝贺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图中的熊孩子被老爸罚跪,估计就是课文没背下来。

  现在的孩子们知道你们有多幸福了,考试砸了,也没被老爸这么罚过吧。

  (以上图片均来自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