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过了瓦和吻兽,它们都是房子屋顶的重要组成,今天我们就说说屋顶。
(颐和园屋顶俯视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屋顶最初的设计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等级的象征。屋顶因而成为东方传统建筑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被誉为建筑的冠冕。
(万寿寺南门)
在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有六种: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屋檐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形式。这样两项组合起来屋顶样式有了更多的变化,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故宫角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万寿寺修缮过程中,屋顶修缮进度还是很快的。下面看看万寿寺这座皇家重寺的屋顶魅力:
1、重檐攒尖顶
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这种建筑屋顶叫做攒尖顶。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这种屋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
万寿寺内的乾隆御碑亭就是重檐攒尖顶的建筑物。重檐指的是房顶上有两层房檐。
(万寿寺内的乾隆御碑亭)
2、硬山顶
硬山顶是两面坡式的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形成前后两面屋坡,左右侧面则垒砌山墙。由于其屋檐不出左右的山墙,故名硬山。
万寿寺内假山之上的左右配殿就是使用的硬山顶。它的正殿是悬山顶式建筑。
(万寿寺内普贤菩萨殿)
3、悬山顶
悬山又叫“挑山”或“厦两头”,也是两面坡式的屋顶。其特征是:其木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即所谓的“出梢”。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侧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房檐。
(万寿寺观音菩萨殿 悬山顶正面)
(万寿寺观音菩萨殿 悬山顶侧面)
4、歇山顶
歇山顶又称“九脊殿”,歇山顶是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顶式样。现存最早的木建筑遗存是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歇山顶两侧的屋顶坡面也叫做“撒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图就是万寿寺正在修缮的中的歇山顶建筑,上图中原木色的三角区域叫小红山。刷了油漆之后,就是下图的样子。
我先说到这里,下次继续,期待下次重逢!!!
今天是中秋团圆节的日子,在这里恭祝各位朋友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花好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