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文化|清醇亲王奕譞与大觉寺

日期:2018-08-16 08:51    来源:北京西山大觉寺

分享:
字号:        

  

  清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光绪十一年(1885)受命“总理海军衙门事务”。其大福晋为慈禧胞妹,第二子光绪帝载湉,第五子摄政王载沣,孙子溥仪便是末代皇帝。谥曰贤。

  

  醇亲王奕譞是晚清皇室的一位著名人物,曾在光绪十至十六年(1884—1890)实际主持清朝中央政府之大政方针近七年时间。作为清代最后两朝皇帝的本生父祖,其历史地位之显赫引人注目,但他在晚清史上的重要性却主要不在这里,而在其主持或参与的一些重大决策对当时的国内外政局及中国早期近代化事业有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其协助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一事,也多为人所诟病。

  

  醇亲王奕譞的一生不短不长,51岁离世。位高权重的生活,也曾使他英姿勃发、浩气凛然,但是他的后半生却多是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度过,这份惶恐主要源于其次子载湉被慈禧太后接入宫中成为了继任同治帝之后的光绪皇帝。醇亲王一生有7子3女,其中5个均早年夭折,大的6岁,小的尚未来得及起名;另外5个子女,过继的过继,早亡的早亡,最后就剩了一个儿子载沣“世袭罔替”了他的醇亲王爵位。权位之下,这样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悲伤和无奈。于是——归隐,便成为了醇亲王后半生求而不得的奢望。

  

  即使求而不得,醇亲王奕譞还是挣扎着为自己压抑而悲壮的人生做了最后的努力。醇亲王在蔚秀园养病期间,到北京西山响堂闲逛,看中了唐代法云寺旧址、金代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赐银五万两买山建坟。醇亲王坟于同治七年(1868)开始筹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竣工。

  

  醇亲王坟俗称七王坟,分阴宅和阳宅两部分,坐西朝东、南北而置。在这里,留下了醇亲王极为珍视却又短暂而难得的清闲时光。醇亲王生前十分喜爱西山之景,选定法云寺旧址建陵寝并建阳宅居住,足以想见他对这里的喜爱。

  

  

  

  七王坟和大觉寺,一南一北并肩伫立于西山,间距不足7公里。遥想当年,清幽的大觉寺也一定是醇亲王奕譞所钟爱的。如今在大觉寺内大悲坛建筑(原藏经楼)檐下还悬挂着醇亲王奕譞所题的“最上法门”匾额,寺内“方丈”匾额亦为其手迹。

  

  

  

  如今在醇亲王坟冢处,依然常常能看到后人祭奠的痕迹。只是当年七王坟处的两棵巨大的银杏树,因遭谗言——白果树下埋亲王为“皇”,被慈禧太后命人给砍伐了。此后西山古刹内关于秋赏古银杏的风景,就唯大觉寺为冠了。

  

  开馆时间:8:00-17:00 (全年无休)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邮政编码:100095

  咨询电话:010-62456163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