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家住中关村街道知春里15号楼的居民发现,楼下小广场边上立了一个废旧冰箱,上面还贴着几个打印的彩色大字“冰箱图书馆”。打开冰箱门一看,里面上下两格都装满了图书,有《淘气包马小跳》《小学生成语故事》等小学生读物,还有《梦里花落知多少》《风中的纸屑》等文学读物。原来,这是住附近的3个高中生的新发明。
“我同学家旁边有一个废旧冰箱,放在那儿很占地儿,影响走道,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愿意买走。”人大附中高二学生康哲涵说。这让她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信息:国外的人在废旧信箱里放二手书,谁需要谁拿走。康哲涵一想,这附近学校特别多,何不把它变成一个图书馆呢?
不确定自己的想法可行不可行,康哲涵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学黄沐阳和杨歆,没想到他们很支持。于是,三个人花了50元把废旧的冰箱买过来,又在同学中征集旧书。不到一周时间,就征集了上百本。
2017年12月11日,“冰箱图书馆”正式开馆。冰箱门上还写了一封俏皮的“冰箱图书馆使用说明书”:……一定要记住哦,在拿走一本书的时候,要放进去一本书。
没想到,等待她们的却是当头一棒。
第一天晚上,近百本图书就全部被拿走了,一本不剩。
康哲涵不甘心。她们又专门给冰箱做了一个锁。“每天天黑了,我就下楼来锁上。早上上学的路上,再打开。”康哲涵说。
为了以防万一,三个人还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贴在了冰箱门上:“……您拿走的不是可以回收的纸张,而是小区里所有孩子们的图书和我们的心血。希望之后大家一起保护这些图书,让图书角持续更久,让更多的书传递!”
从那以后,图书没再大量丢失过。可喜的是,数量还出现了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很多人不是借走一本,送来一本,而是借走一本,送来了很多本,甚至只捐不借。
可是没几天,城管又打来电话询问情况。经过反复沟通,最终还是赢得了城管部门的支持。
有了第一个冰箱图书馆的成功经验,三个小伙伴又开办了第二个。也选在小区里,这次不是废旧冰箱,而是一个废旧鞋架,就放在保安室外面,不受风吹雨淋。
“虽然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冰箱和书,都得到了二次利用。但是到目前,还没有人联系我们。”黄沐阳无奈地说。虽然三个人的联系方式都贴在了冰箱最显著的正面。
下一个“冰箱图书馆”会出现在哪儿?三个高中生很期待,我们也很期待。
原标题:旧冰箱飘书香